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恶臭物质的来源、种类及危害 | 第12-13页 |
·CS_2和H_2S废气的来源、理化性质及危害 | 第13-14页 |
·CS_2和H_2S废气的来源 | 第13页 |
·CS_2和H_2S废气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 第13-14页 |
·恶臭污染的治理现状 | 第14-18页 |
·传统除臭方法 | 第14-15页 |
·生物法除臭的原理 | 第15-16页 |
·生物除臭的方法 | 第16-18页 |
·国内外生物法净化含硫废气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填料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降解菌株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系统运行条件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1-23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 第23-32页 |
·主要分析项目和检测方法 | 第23-26页 |
·CS_2检测方法 | 第23-24页 |
·H_2S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SO42-浓度的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实验设计 | 第26-31页 |
·填料的选择 | 第26-28页 |
·工况条件的选择 | 第28-29页 |
·微生物的培养与驯化 | 第29-30页 |
·微生物的接种挂膜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生物法处理CS_2废气的研究 | 第32-40页 |
·实验流程 | 第32-33页 |
·实验装置 | 第32-33页 |
·工艺流程 | 第33页 |
·基本概念介绍 | 第33-34页 |
·复合生物滤塔去除CS_2的效果分析 | 第34-39页 |
·进气量对系统去除CS_2效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进气浓度对系统去除CS_2效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循环液喷淋量对系统去除CS_2效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压降分析 | 第37-38页 |
·循环液中pH值和SO42-的变化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生物法综合处理CS_2和H_2S废气的研究 | 第40-45页 |
·实验装置、流程 | 第40-41页 |
·主要分析项目 | 第41页 |
·复合生物滤塔去除CS_2和H_2S的效果分析 | 第41-43页 |
·进气量对CS_2和H_2S去除效率的影响 | 第41页 |
·进气浓度对CS_2和H_2S去除效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循环喷淋量对CS_2和H_2S去除效率的影响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生物法处理CS_2和H_2S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 第45-54页 |
·关于净化机理的基础理论 | 第45-47页 |
·“吸收一生物膜”理论 | 第45-46页 |
·“吸附一生物膜”理论 | 第46-47页 |
·动力学模型的提出 | 第47-53页 |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第49-50页 |
·实验数据的计算及相关验证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问题及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