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法租界城市发展研究(1861-1943)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研究缘起:近代天津——一座超殖民地城市 | 第12-14页 |
·“超殖民地”天津概述 | 第14-19页 |
·从居留地到租界 | 第14-16页 |
·租界、租界地与殖民地城市 | 第16-18页 |
·天津的九国租界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称谓界定 | 第20页 |
·时空界定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天津租界与城市史研究 | 第21-24页 |
·天津法租界研究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文献分析 | 第25-27页 |
·系统分析 | 第27页 |
·案例分析 | 第27页 |
·创新点 | 第27-28页 |
·论文框架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天津法租界的空间扩展与市政建设 | 第29-74页 |
·开埠前的天津 | 第29-31页 |
·天子渡口 | 第29-30页 |
·京畿门户 | 第30-31页 |
·天津法租界的开辟 | 第31-36页 |
·签约 | 第31-32页 |
·选址 | 第32-35页 |
·划界 | 第35-36页 |
·从十年沉寂到终有起色(1861-1900) | 第36-48页 |
·十年沉寂(1861-1870) | 第36-38页 |
·望海楼契机 | 第38-40页 |
·发展起步(1871-1900) | 第40-48页 |
·从蓄势待发到有序开发(1900-1914) | 第48-58页 |
·从庚子事变到租界扩张 | 第48-51页 |
·从环境治理到市政建设 | 第51-58页 |
·从平稳过渡到高速发展(1914-1941) | 第58-72页 |
·完善基础设施 | 第58-64页 |
·增加建筑数量 | 第64-66页 |
·老西开扩张 | 第66-69页 |
·维持租界繁荣 | 第69-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第三章 天津法租界的城市管理机制与发展动力 | 第74-128页 |
·城市决策者——法国驻津领事 | 第74-82页 |
·葛罗 | 第75页 |
·布尔布隆 | 第75-77页 |
·狄隆 | 第77-78页 |
·杜士兰 | 第78-80页 |
·克洛岱尔 | 第80-81页 |
·甘司东 | 第81-82页 |
·布儒瓦 | 第82页 |
·苏馨 | 第82页 |
·城市管理者——市政管理机构 | 第82-91页 |
·天津法租界董事会 | 第82-86页 |
·天津法租界工部局 | 第86-89页 |
·天津法租界财政委员会 | 第89-91页 |
·城市控制者——市政法规 | 第91-114页 |
·天津法租界市政法规的产生与借鉴 | 第91-92页 |
·租界法规的特色与反向输出 | 第92-95页 |
·市政法规主要内容 | 第95-108页 |
·市政法规对城市环境控制的意义 | 第108-114页 |
·城市发展动力——房地产业 | 第114-126页 |
·天津租界的房地产业发展模式 | 第114-120页 |
·天津法租界房地产业 | 第120-126页 |
·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四章 天津法租界的城市规划与功能定位 | 第128-155页 |
·天津法租界历次城市规划 | 第128-140页 |
·1861年规划 | 第128-131页 |
·1900年规划 | 第131-133页 |
·1903年规划 | 第133-135页 |
·1914年规划 | 第135-137页 |
·老西开规划 | 第137-140页 |
·环境对法租界规划的影响 | 第140-146页 |
·来自英租界的影响 | 第140-142页 |
·来自日租界的影响 | 第142-145页 |
·来自意租界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定位 | 第146-150页 |
·街区面积 | 第146-147页 |
·路网密度 | 第147-148页 |
·城市功能 | 第148-150页 |
·法国规划思潮在法租界 | 第150-154页 |
·奥斯曼与资产阶级的胜利 | 第150-151页 |
·古典美学的现代展示 | 第151-153页 |
·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 | 第153-154页 |
·小结 | 第154-155页 |
第五章 天津法租界的主流建筑风格与审美取向 | 第155-196页 |
·近代天津建筑行业发展概况 | 第156-169页 |
·从工程师到建筑师 | 第156-157页 |
·建筑师的工作状态 | 第157-164页 |
·建筑技术的发展 | 第164-169页 |
·法租界外廊式殖民地建筑 | 第169-173页 |
·产生背景 | 第169-171页 |
·代表建筑 | 第171-173页 |
·法租界历史主义风格建筑 | 第173-182页 |
·产生背景 | 第173-174页 |
·代表建筑 | 第174-182页 |
·法租界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 第182-185页 |
·产生背景 | 第182-183页 |
·代表建筑 | 第183-185页 |
·天津法租界的法国民族风格 | 第185-194页 |
·法国民族风格在法租界盛行的原因 | 第185-187页 |
·法国民族风格在法租界的表现 | 第187-194页 |
·小结 | 第194-196页 |
第六章 天津法租界的民族主义与文化表达 | 第196-240页 |
·法国民族主义倾向在法租界的表达 | 第196-210页 |
·法兰西建筑风格的应用 | 第197-198页 |
·公共空间的法国氛围营造 | 第198-204页 |
·城市道路名称的法国意象 | 第204-208页 |
·节日与仪典的法国风范 | 第208-210页 |
·法租界文化差异与城市空间隔离 | 第210-224页 |
·中法对租界的认识差异 | 第210-211页 |
·城市空间中的社会隔离 | 第211-213页 |
·法租界城市马赛克现象 | 第213-219页 |
·法租界的社区入侵趋势 | 第219-224页 |
·租界的围墙与文化突围 | 第224-238页 |
·围墙内的居民 | 第224-228页 |
·围墙与里弄住宅 | 第228-232页 |
·突破围墙 | 第232-238页 |
·小结 | 第238-240页 |
结语:具有法兰西面孔的超殖民地空间 | 第240-242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254页 |
图片来源 | 第254-261页 |
附录 | 第261-31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14-315页 |
致谢 | 第315-3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