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水平小说的语言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葛水平与葛水平小说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葛水平其人及其作品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的内容、方法、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0页 |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2 葛水平小说的词汇研究 | 第12-24页 |
·方言词语的运用 | 第12-17页 |
·方言名词 | 第12-13页 |
·方言动词 | 第13-15页 |
·方言形容词 | 第15-16页 |
·特殊方言词“个”“上”“下”的运用 | 第16-17页 |
·自造词 | 第17-18页 |
·熟语的运用 | 第18-21页 |
·歇后语 | 第18-19页 |
·谚语 | 第19-21页 |
·粗俗语的运用 | 第21-24页 |
·骂人的粗俗语 | 第21-22页 |
·非骂人的粗俗语 | 第22-24页 |
3 葛水平小说的语法研究 | 第24-33页 |
·动词的运用 | 第24-25页 |
·拟声词的运用 | 第25-27页 |
·拟物声 | 第25-26页 |
·拟人声 | 第26-27页 |
·重叠词 | 第27-30页 |
·名词重叠 | 第27-28页 |
·动词重叠 | 第28-29页 |
·形容词重叠 | 第29-30页 |
·词类活用 | 第30-31页 |
·“子”尾、“圪”头方言词的运用 | 第31-33页 |
·“子”尾方言词运用 | 第31-32页 |
·“圪”头方言词的运用 | 第32-33页 |
4 葛水平小说的修辞研究 | 第33-45页 |
·短句的运用 | 第33-34页 |
·比喻 | 第34-42页 |
·明喻 | 第35-39页 |
·暗喻 | 第39-40页 |
·借喻 | 第40页 |
·没有比喻词的比喻 | 第40-41页 |
·程度不等的比喻(强喻) | 第41页 |
·否定方式的比喻(反喻) | 第41-42页 |
·比拟 | 第42-45页 |
·拟人 | 第42-43页 |
·拟物 | 第43-45页 |
5 葛水平小说语言与赵树理小说语言的比较 | 第45-47页 |
·词汇比较 | 第45页 |
·修辞比较 | 第45-47页 |
·短句运用的比较 | 第45-46页 |
·辞格运用的比较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