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白缓释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1.病例选择 | 第8页 |
| 2.诊断标准 | 第8-11页 |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8-9页 |
| ·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第9页 |
| ·试验病例标准 | 第9-11页 |
| 3.试验方法 | 第11-13页 |
| ·随机化治疗分组法 | 第11-13页 |
| ·治疗方法 | 第13页 |
| 4.观测指标 | 第13-15页 |
| ·生物学指标 | 第13页 |
| ·诊断指标 | 第13页 |
| ·安全性指标 | 第13-14页 |
| ·疗效性指标 | 第14页 |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4-15页 |
| ·统计方法 | 第15页 |
| 5.结果 | 第15-17页 |
| ·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第15页 |
| ·中医症候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 第15-16页 |
|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第16页 |
| ·两组局部症状缓解情况的比较 | 第16页 |
| ·两组结肠镜粘膜像比较 | 第16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16-17页 |
| 6.讨论 | 第17-25页 |
| ·苏娟萍主任对于溃疡性结肠的认识及经验 | 第17-23页 |
| ·栓剂及缓释剂型的优点 | 第23-25页 |
| 7.结论 | 第25-26页 |
| 文献综述 | 第26-37页 |
| 中医古籍中“痢疾”的机制概述 | 第26-32页 |
| 中医药栓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第32-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