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概述 | 第10-16页 |
·MOFs的结构特点 | 第10-13页 |
·MOFs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MOFs材料的应用 | 第16-23页 |
·气体的储存 | 第16-18页 |
·气体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 第18-19页 |
·催化应用 | 第19-22页 |
·光、电、磁性质的应用 | 第22-23页 |
·钯催化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 | 第23-24页 |
·钯催化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课题的选择依据与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2章 含PD金属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28-37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含Pd金属配体的合成 | 第29-30页 |
·配体1的合成 | 第29页 |
·配体2的合成 | 第29-30页 |
·钯配体的表征 | 第30-36页 |
·配体1的表征 | 第30-31页 |
·配体2的表征 | 第31-35页 |
·元素分析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含PD金属配体构筑MOFS的制备与表征 | 第37-57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Pd(Ⅱ)/Zr-MOF的制备 | 第38-40页 |
·原料的选择 | 第38-39页 |
·合成方法的确定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0页 |
·Pd(Ⅱ)/Zr-MOF的表征 | 第40-45页 |
·PXRD图与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形貌分析 | 第41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X射线光电能谱分析(XPS) | 第42-4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EDX-mapping能谱分析 | 第43-45页 |
·热稳定性的分析 | 第45页 |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测试 | 第45页 |
·Pd(Ⅱ)/Cu-MOF的制备 | 第45-48页 |
·原料的选择 | 第45-46页 |
·合成方法的确定 | 第46页 |
·合成条件研究 | 第46-48页 |
·Pd(Ⅱ)/Cu-MOF的表征 | 第48-55页 |
·Pd(Ⅱ)/Cu-MOF的XRD和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形貌分析 | 第50-51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1页 |
·X射线光电能谱分析(XPS) | 第51-52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EDX-mapping能谱分析 | 第52-54页 |
·热稳定性的分析 | 第54-55页 |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测试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PD(Ⅱ)/ZR-MOF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57-66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65页 |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57-58页 |
·反应仪器条件 | 第58-59页 |
·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 | 第59-61页 |
·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底物扩展 | 第61-63页 |
·非均相催化 | 第63页 |
·循环性能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