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重庆市PM2.5污染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大气颗粒物污染概况第9-14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3页
     ·大气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第10-11页
     ·气态污染物浓度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第11页
     ·气象因子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第11-12页
     ·大气颗粒物的区域传输第12-13页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14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4-16页
   ·地形地貌特征第14页
   ·气候条件第14页
   ·社会经济情况第14-15页
   ·PM_(2.5)污染现状第15-16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2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PM_(2.5)及气态污染物分布特征第16页
     ·PM_(2.5)污染与气态污染物的关系第16页
     ·PM_(2.5)污染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21页
     ·数据来源第17-19页
     ·方法和软件第19-21页
4 重庆市污染物变化特征第21-27页
   ·典型站点PM_(2.5)时间序列特征第21-23页
   ·冬季的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第23-26页
     ·冬季污染物时间变化特征第23-24页
     ·冬季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第24-26页
   ·小结第26-27页
5. PM_(2.5)与气态污染物的关系第27-32页
   ·不同污染水平下PM_(2.5)与气态污染物的相关性第27-28页
   ·冬季PM_(2.5)与气态污染物的相关性第28-29页
   ·与其他城市的对比分析第29-30页
   ·小结第30-32页
6. PM_(2.5)浓度的影响因素第32-39页
   ·PM_(2.5)浓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第32页
   ·影响PM_(2.5)浓度的关键性因素第32-34页
   ·污染物区域来源分析第34-37页
     ·污染物随风向的变化第34-35页
     ·污染物来源和潜在源区分析第35-36页
     ·冬季污染物来源和潜在源区分析第36-37页
   ·小结第37-3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39-42页
   ·结论第39-40页
     ·重庆市PM_(2.5)及气态污染物分布特征第39页
     ·重庆市PM_(2.5)与气态污染物的关系第39-40页
     ·重庆市PM_(2.5)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第40页
   ·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个人简介第46-47页
第一导师简介第47-48页
第二导师简介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素/碱土金属氟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形成机理研究
下一篇:几种真菌群落对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