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及其风险评价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城市降尘 | 第10-14页 |
| ·城市降尘的概念 | 第10页 |
| ·城市降尘重金属的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 ·城市降尘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城市降尘重金属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 ·城市降尘采样技术的发展 | 第14-15页 |
| ·城市降尘重金属分析技术 | 第15页 |
| ·城市降尘重金属含量特征 | 第15-17页 |
| ·城市降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 第17页 |
| ·城市降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 第17-18页 |
| ·城市降尘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 第18页 |
| ·城市降尘重金属的源解析 | 第18-19页 |
| ·论文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20页 |
| ·论文工作内容 | 第19页 |
| ·论文的创新性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 ·研究区特征环境 | 第20-21页 |
| ·研究区自然特征 | 第20页 |
|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21页 |
| ·研究区环境质量状况 | 第21页 |
| ·样品采集 | 第21-22页 |
| ·样品采集方法 | 第21-22页 |
| ·样品制备方法 | 第22页 |
| ·实验试剂、仪器和药品 | 第22-25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2页 |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 ·实验质量保证 | 第24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 第25-43页 |
| ·重金属的含量水平 | 第25-29页 |
| ·降尘重金属总量 | 第25页 |
| ·降尘重金属形态特征 | 第25-26页 |
| ·降尘重金属超标概率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 ·与其他城市降尘重金属含量对比分析 | 第27-29页 |
| ·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29-38页 |
| ·克里克插值法与Sufer8.0 简介 | 第29-30页 |
| ·降尘重金属Cu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 ·降尘重金属Zn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1-32页 |
| ·降尘重金属Pb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2-34页 |
| ·降尘重金属Ni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4-35页 |
| ·降尘重金属Cr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5页 |
| ·降尘重金属As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5-36页 |
| ·降尘重金属Cd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8页 |
| ·重金属的来源解析 | 第38-41页 |
| ·街道降尘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40页 |
| ·安庆市街道降尘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 | 第40-41页 |
| ·安庆市街道降尘重金属来源解析 | 第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危害 | 第43-48页 |
| ·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 第43-46页 |
| ·重金属Cu的化学形态 | 第43页 |
| ·重金属Zn的化学形态 | 第43-44页 |
| ·重金属Pb的化学形态 | 第44-45页 |
| ·重金属Ni的化学形态 | 第45页 |
| ·重金属Cd的化学形态 | 第45-46页 |
| ·重金属的危害 | 第46-47页 |
| ·生物有效性评价 | 第46页 |
| ·地积累指数法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 第48-57页 |
| ·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 第48-49页 |
|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危害方法 | 第48页 |
| ·研究区潜在生态危害 | 第48-49页 |
|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第49-53页 |
| ·暴露量的计算 | 第50-51页 |
| ·健康风险表征 | 第51页 |
|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第51-53页 |
| ·重金属污染危害性评价 | 第53-56页 |
| ·污染危害性的计算 | 第53-54页 |
| ·重金属污染危害性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