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外城市再生水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外城市再生水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内城市再生水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呼伦贝尔市互助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收集和处理呼伦贝尔市区东部区域排放污水的需要 | 第15页 |
·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的需要 | 第15-16页 |
·有效保护水源和减少清洁水取用量的需要 | 第16页 |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水处理经济效益的需要 | 第16-17页 |
·积极落实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需要 | 第17页 |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 第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第2章 工程概要 | 第19-28页 |
·呼伦贝尔市区东部区域污水量预测 | 第19-22页 |
·排水体制 | 第19页 |
·污水量预测 | 第19-22页 |
·呼伦贝尔市区东部区域再生水量预测 | 第22-23页 |
·近期再生水量预测 | 第22-23页 |
·远期再生水量预测 | 第23页 |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预测及污水处理程度 | 第23-28页 |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预测 | 第23-26页 |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 第26-27页 |
·污水处理程度 | 第27-28页 |
第3章 污水处理厂总体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 第28-54页 |
·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 | 第28页 |
·污水工艺要求 | 第28-34页 |
·SS的去除 | 第29页 |
·BOD5的去除 | 第29-30页 |
·CODCr的去除 | 第30页 |
·氮的去除 | 第30-32页 |
·磷的去除 | 第32-34页 |
·污水生化处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5页 |
·BOD5/CODCr比值 | 第34页 |
·BOD5/TN( 即C/N) 比值 | 第34-35页 |
·BOD5/TP比值 | 第35页 |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选 | 第35-48页 |
·污水预处理工艺方案比选 | 第35-36页 |
·污水一级处理工艺方案 | 第36-37页 |
·污水二级处理工艺方案 | 第37-41页 |
·深度氧化工艺比选 | 第41-45页 |
·深度处理工艺选择 | 第45-48页 |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 第48页 |
·污泥处理工艺 | 第48-54页 |
·污泥处理的目的 | 第48-49页 |
·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 第49页 |
·污泥处理方案选择 | 第49-51页 |
·污泥最终处置 | 第51-54页 |
第4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 | 第54-64页 |
·各构筑物设计流量表 | 第54-55页 |
·各处理阶段的污染物去除率 | 第55页 |
·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 | 第55页 |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 | 第55-56页 |
·水解沉淀池 | 第56页 |
·生化池(A2O) | 第56-57页 |
·二沉池及回流泵房 | 第57-58页 |
·二级提升泵房 | 第58页 |
·深度氧化反应器 | 第58页 |
·深度处理间设计 | 第58-59页 |
·调节池 | 第59-60页 |
·送水泵房及变配电间 | 第60页 |
·鼓风机房 | 第60-61页 |
·加药间 | 第61页 |
·污泥脱水间及污泥贮池 | 第61-62页 |
·中途污水提升泵站 | 第62-64页 |
第5章 污水处理厂总图及配套工程设计 | 第64-71页 |
·污水处理厂总平面设计 | 第64-67页 |
·总平面规划 | 第64-65页 |
·工程高程设计 | 第65-66页 |
·交通组织与绿化 | 第66-67页 |
·建筑方案 | 第67-69页 |
·设计原则 | 第67页 |
·总平面布置 | 第67-68页 |
·建(构)筑物单体设计构思 | 第68页 |
·建筑技术设计 | 第68页 |
·建筑防火设计 | 第68-69页 |
·给排水方案 | 第69-71页 |
·设计依据 | 第69页 |
·设计范围 | 第69页 |
·给水工程 | 第69-71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1页 |
·建议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图 | 第78-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