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核孔膜制备纳米银和纳米钯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纳米材料概述 | 第8-9页 |
·银和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 第9-10页 |
·银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 第9页 |
·银的物理特性 | 第9页 |
·银的化学特性 | 第9页 |
·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 第9-10页 |
·钯的物理特性 | 第9-10页 |
·钯的化学特性 | 第10页 |
·纳米金属的制备 | 第10-11页 |
·纳米银和纳米钯的应用 | 第11-14页 |
·纳米银的应用 | 第11-13页 |
·在抗菌领域的应用 | 第11-12页 |
·在电学领域的应用 | 第12页 |
·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 第12页 |
·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 第12-13页 |
·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 | 第13页 |
·纳米钯的应用 | 第13-14页 |
·纳米钯的催化应用 | 第13-14页 |
·纳米钯的其他应用 | 第14页 |
·模板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实验样品表征 | 第15-16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16页 |
·本课题进行的工艺流程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18-2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2 重离子核孔膜模板的制备 | 第20-42页 |
·重离子核孔膜制备 | 第20-39页 |
·理论部分 | 第20-29页 |
·HI串列加速器 | 第20-24页 |
·敏化原理 | 第24-25页 |
·化学蚀刻原理 | 第25-27页 |
·电导法蚀刻原理 | 第27-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6页 |
·膜材的选择 | 第29-31页 |
·SRIM软件计算重离子的能损和射程 | 第31-32页 |
·辐照膜材 | 第32-33页 |
·紫外光敏化处理 | 第33-34页 |
·电导法蚀刻 | 第34-36页 |
·核孔膜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核孔膜的电镜表征结果 | 第36-37页 |
·PC膜的蚀刻研究结果 | 第37-38页 |
·PET膜的蚀刻研究结果 | 第38-39页 |
·PC、PET核孔膜模板的制备研究 | 第39-41页 |
·核孔膜模板的优点 | 第39-40页 |
·核孔膜模板衬底的制备 | 第40-41页 |
·溅射金层 | 第40-41页 |
·铜底座的制备 | 第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3 电化学沉积纳米银 | 第42-50页 |
·引言 | 第42页 |
·电化学沉积纳米银的过程 | 第42-44页 |
·实验装置及试剂 | 第42-43页 |
·实验步骤 | 第43-44页 |
·不同模板制备纳米银 | 第43-44页 |
·不同电压下制备纳米银 | 第44页 |
·不同温度下制备纳米银 | 第44页 |
·不同浓度的硝酸银下制备纳米银 | 第44页 |
·纳米银的表征 | 第4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纳米银的形貌表征 | 第44-47页 |
·电压对纳米银制备的影响 | 第47-48页 |
·温度对纳米银制备的影响 | 第48-49页 |
·AgNO3浓度对纳米银制备的影响 | 第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4 电化学沉积纳米钯 | 第50-56页 |
·引言 | 第50页 |
·电化学沉积纳米钯的过程 | 第50-52页 |
·实验装置及试剂 | 第50-51页 |
·实验步骤 | 第51-52页 |
·纳米钯的表征 | 第5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