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目标 | 第9-12页 |
| (一)社会治理的概念 | 第9页 |
| (二)农村社会治理的独特性表现 | 第9-10页 |
| (三)农村社会治理的民主法治目标 | 第10-12页 |
| 二、实现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困境和原因分析 | 第12-25页 |
| (一)实现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困境 | 第12-18页 |
| 1.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单一化现象 | 第12-15页 |
| (1)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自治职能压缩 | 第12-13页 |
| (2)村支部与村委会或合二为一,或一权独大,难以制衡 | 第13-14页 |
| (3)农村社会组织力量薄弱 | 第14-15页 |
| 2.治理过程非民主现象严重 | 第15-17页 |
| (1)农村选举个人力量博弈 | 第15-16页 |
| (2)农村决策过程简单化 | 第16页 |
| (3)农村民主监督近乎空白 | 第16-17页 |
| 3.治理手段单一化、粗暴化 | 第17-18页 |
| (二)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18-25页 |
| 1.传统观念的影响深远 | 第18-22页 |
| (1)轻法轻诉观念的影响 | 第18-20页 |
| (2)农村社会治理重人情轻法律的观念 | 第20-21页 |
| (3)农村社会治理重宗族尊卑轻权利义务的观念 | 第21-22页 |
| 2.政法工作的不足降低了法治的公信力 | 第22-25页 |
| (1)立法重视对农民的管理忽略农民权利的保护 | 第22-23页 |
| (2)司法工作的不公正、不严肃 | 第23页 |
| (3)行政执法工作的不严格 | 第23-25页 |
| 三、实现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途径 | 第25-36页 |
| (一)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工作 | 第25-27页 |
| 1.选择合适的宣传教育内容 | 第25-26页 |
| 2.注重宣传教育对象的不同 | 第26-27页 |
| 3.采用多种宣传教育途径 | 第27页 |
| (二)对农村群众自治的各项制度进行规范 | 第27-30页 |
| 1.对农村民主选举制度进行规范 | 第27-28页 |
| 2.对农村民主决策制度进行规范 | 第28页 |
| 3.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进行规范 | 第28-29页 |
| 4.对农村民主监督制度进行规范 | 第29-30页 |
| (三)积极发挥村规民约与道德的引领作用 | 第30-31页 |
| 1.发挥以村规民约为代表的民间法的作用 | 第30-31页 |
| 2.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 第31页 |
| (四)规范政法部门的工作 | 第31-33页 |
| 1.加强司法工作的公平公正 | 第32页 |
| 2.加强执法工作的严格严肃 | 第32-33页 |
| 3.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 第33页 |
| (五)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 | 第33-36页 |
| 1.健全多元化的法律服务主体 | 第33-34页 |
| 2.建立多元化的法律服务方式 | 第34-35页 |
| 3.构建多元化的法律服务渠道 | 第35-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