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钛副族(ⅣB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二氧化钛组装体物理性能测量及表征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组装体材料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一维材料力学和电学测试的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电学性能测量方法第14-17页
     ·单臂电桥法第14-15页
     ·伏安法测电阻第15-16页
     ·四探针法第16页
     ·三种电学性能测量方法比较第16-17页
   ·力学性能测量方法第17-23页
     ·拉伸法第17页
     ·谐振法第17-18页
     ·弯曲法第18-23页
       ·三点弯曲法第18-21页
       ·悬臂梁弯曲法第21-23页
     ·三种力学测试方法对比第23页
   ·一维纳米材料力学和电学性能研究的面临的技术问题第23-24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第24-25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24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二氧化钛直线组装体电阻率测量第25-35页
   ·引言第25-26页
   ·测试样品制备流程第26-27页
   ·电阻率测量及模型分析第27-31页
     ·测量模型分析第27-29页
     ·电阻率测量第29-31页
   ·电阻率测量结果第31-34页
     ·I-V曲线拟合及分析第32-33页
     ·尺寸对电阻率的影响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二氧化钛直线组装体杨氏模量测量第35-54页
   ·引言第35-36页
   ·FT-RS1000微纳操纵系统第36-37页
   ·样品的制备流程第37-38页
   ·悬臂梁模型下测量二氧化钛直线组装体杨氏模量第38-45页
     ·悬臂梁模型分析第38-40页
     ·悬臂梁弯曲法测试结果第40-41页
     ·F-d曲线拟合分析第41-43页
     ·样品几何形状对杨氏模量的影响第43-45页
   ·三点弯曲法测量二氧化钛组装体杨氏模量第45-52页
     ·三点弯曲法模型分析和测量方法第45-47页
     ·三点弯曲法实验结果第47-48页
     ·origin处理实验数据第48-50页
     ·样品尺寸对杨氏模量的影响第50-52页
   ·两种测量方法实验结果比较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二氧化钛螺旋组装体的弹性模量测量第54-66页
   ·引言第54-55页
   ·测试样品的制备第55-56页
   ·测试方法及原理第56-57页
   ·MM3A测试系统下的弹性系数测量第57-62页
     ·测量过程第57页
     ·测量结果处理第57-59页
     ·Origin软件对F-d曲线的线性拟合第59-61页
     ·尺寸对弹性系数的影响第61-62页
   ·基于的弹性系数测量分析第62-65页
     ·FT-RS1000平台下弹性系数测量第62-63页
     ·测量数据处理第63-64页
     ·样品形貌尺寸与测得的弹性系数的关系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67页
   ·今后工作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表面接枝分子刷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利用贻贝贝壳资源制备纳米磷酸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