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对象 | 第11-19页 |
(一)犯罪所得 | 第11-15页 |
1.犯罪所得之“犯罪”的含义 | 第11-14页 |
2.犯罪所得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 第14-15页 |
(二)犯罪所得收益 | 第15-19页 |
1.犯罪所得收益的含义 | 第15-16页 |
2.犯罪所得收益的表现形式 | 第16-19页 |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客观行为 | 第19-25页 |
(一)“掩饰、隐瞒”行为 | 第19-20页 |
(二)客观行为方式 | 第20-22页 |
1.“窝藏”行为 | 第20-21页 |
2.“转移”行为 | 第21页 |
3.“收购”行为 | 第21-22页 |
4.“代为销售”行为 | 第22页 |
(三)“其他方法” | 第22-25页 |
1.收受 | 第23页 |
2.加工 | 第23页 |
3.介绍买卖 | 第23-25页 |
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主观方面 | 第25-30页 |
(一)关于“明知”的内容 | 第25-26页 |
(二)关于“明知”的程度 | 第26-28页 |
(三)关于“明知”的判断标准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