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火区爆破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4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1 绪论 | 第16-32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煤矿火区爆破安全分析 | 第17-20页 |
·煤矿火区爆破技术 | 第20-24页 |
·爆破器材耐热性能 | 第24-25页 |
·煤矿火区爆破施工组织 | 第25-26页 |
·文献总结 | 第26-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32页 |
2 煤矿火区爆破安全分析 | 第32-50页 |
·引言 | 第32页 |
·煤矿火区爆破系统安全分析 | 第32-34页 |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简介 | 第32-33页 |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比较和优选 | 第33-34页 |
·煤矿火区爆破事故树分析 | 第34-36页 |
·事故树的编制 | 第34-35页 |
·煤矿火区爆破事故树定性分析 | 第35-36页 |
·安全技术措施 | 第36-42页 |
·预防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 第36-39页 |
·正确落实火区爆破安全技术 | 第39-42页 |
·安全管理措施 | 第42-49页 |
·明确火区爆破安全检查内容 | 第42-44页 |
·完善火区爆破组织 | 第44-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3 煤矿火区分区爆破技术 | 第50-92页 |
·引言 | 第50页 |
·煤矿火区温度的分区 | 第50-53页 |
·分区的意义 | 第50-51页 |
·温度的分区 | 第51-53页 |
·煤矿火区炮孔测温 | 第53-69页 |
·火区测温的要求 | 第53-54页 |
·主要测温方法及其对火区爆破的使用分析 | 第54-60页 |
·测温仪操作方法 | 第60-69页 |
·各温度区爆破技术 | 第69-90页 |
·常温区爆破技术 | 第69-70页 |
·普通高温爆破区爆破技术 | 第70-71页 |
·一级高温度区爆破技术 | 第71-73页 |
·二级高温度区爆破技术 | 第73-79页 |
·三级高温度区 | 第79-86页 |
·异常高温度区 | 第86-87页 |
·多温度区 | 第87-88页 |
·各个温度区间的综合比较分析 | 第88-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4 煤矿火区爆破用炸药的耐热性研究 | 第92-112页 |
·民用炸药耐热性能的物理化学机理分析与比较 | 第92-99页 |
·民用炸药的热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 第93-95页 |
·各种民用炸药受热物理化学机理分析与比较 | 第95-99页 |
·耐热炸药机理分析与优化浅析 | 第99-105页 |
·各种炸药耐热机理和应用前景分析 | 第99-104页 |
·耐热炸药配方优化浅析 | 第104-105页 |
·炸药热感度测试标准应用价值及对高温爆破的启示 | 第105-110页 |
·各种炸药热感度测试标准简介及分析 | 第105-109页 |
·各种热感度测试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第109-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5 煤矿火区爆破施工组织 | 第112-128页 |
·引言 | 第112-113页 |
·煤矿火区爆破联合作业规程 | 第113-114页 |
·爆破、挖运、排土联合作业规程 | 第113页 |
·钻爆联合作业 | 第113-114页 |
·施工方案 | 第114-121页 |
·工艺流程图 | 第114页 |
·煤矿火区爆破操作工艺 | 第114-121页 |
·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技术措施 | 第121-126页 |
·安全组织结构与安全生产责任制 | 第121-125页 |
·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活动 | 第125-126页 |
·安全技术措施 | 第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6 论文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128-130页 |
·全文结论 | 第128-129页 |
·研究展望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0页 |
致谢 | 第140-142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