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英文缩略表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6页 |
| ·我国的磷矿资源 | 第12页 |
| ·我国的磷矿资源与特点 | 第12页 |
| ·土壤中的磷素及其作用 | 第12-14页 |
| ·土壤中的磷素的形态 | 第12-13页 |
| ·磷的作用 | 第13-14页 |
| ·磷肥的转化与有效性 | 第14页 |
| ·溶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溶磷微生物溶磷机理的研究 | 第17-19页 |
| ·溶磷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19-21页 |
|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4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6-31页 |
| ·土壤样品 | 第26页 |
| ·试验用土壤与作物种子 | 第26页 |
| ·磷源 | 第26页 |
| ·所用菌株、质粒和引物 | 第26-29页 |
| ·培养基 | 第29-30页 |
| ·试剂及缓冲液 | 第30-31页 |
|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47页 |
| ·溶磷真菌的筛选 | 第31页 |
| ·溶磷真菌的鉴定 | 第31-32页 |
| ·溶磷菌液体培养条件下溶磷效果研究 | 第32页 |
| ·溶磷菌溶磷条件研究 | 第32-33页 |
| ·液体条件下溶磷菌分泌有机酸测定 | 第33页 |
| ·液体条件下溶磷菌分泌吲哚乙酸测定 | 第33-34页 |
| ·溶磷菌温室盆栽环境下溶磷、促生效果研究 | 第34页 |
| ·溶磷菌田间溶磷、促生效果研究 | 第34-35页 |
| ·溶磷菌土壤定殖能力测定 | 第35页 |
| ·溶磷菌土壤环境下分泌有机酸测定 | 第35页 |
| ·溶磷真菌P93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第35-37页 |
| ·溶磷真菌P93λ噬菌体cDNA文库的构建 | 第37-41页 |
| ·溶磷相关基因的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页 |
| ·真菌体内溶磷相关基因psf-Y功能分析 | 第41-43页 |
| ·psf-Y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表达 | 第43-47页 |
| 第三章 溶磷真菌的分离与筛选 | 第47-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 ·溶磷真菌的筛选 | 第47页 |
| ·溶磷真菌在平板中的溶磷效果 | 第47-49页 |
| ·菌株的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第49页 |
| ·菌株的形态观察 | 第49-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溶磷真菌溶磷效果研究 | 第53-6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1页 |
| ·溶磷菌对难溶磷酸盐及磷矿粉的测定 | 第53-56页 |
| ·碳源对溶磷菌溶磷效果的影响 | 第56页 |
| ·氮源对溶磷菌溶磷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 ·温度对溶磷菌溶磷效果的影响 | 第57页 |
| ·磷矿粉的量对溶磷效果的影响测定 | 第57-58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浓度 | 第58-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溶磷真菌土壤溶磷、促生效果及生态效应研究 | 第63-7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4页 |
| ·盆栽条件下溶磷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63页 |
| ·盆栽条件下溶磷菌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第63-64页 |
| ·盆栽条件下溶磷菌植株全磷的影响 | 第64页 |
| ·盆栽条件下溶磷菌土壤定殖能力 | 第64-66页 |
| ·溶磷菌对土壤有机酸浓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 ·小区试验中溶磷菌剂对玉米促生和产量的影响 | 第67-69页 |
| ·小区试验中溶磷菌剂对玉米和土壤磷素的影响 | 第69-70页 |
| ·溶磷菌剂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第70-74页 |
| ·小结 | 第74-76页 |
| 第六章 菌株P93 CDNA文库构建及溶磷相关基因的筛选 | 第76-8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5页 |
| ·溶磷真菌P93 cDNA文库的构建 | 第76-77页 |
| ·溶磷相关基因的筛选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7-82页 |
| ·携带基因psf-Y克隆子对溶液pH值以及可溶磷的影响 | 第82-83页 |
| ·携带基因psf-Y克隆子有机酸分泌情况测定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第七章 溶磷相关基因PSF-Y的功能分析 | 第86-10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6-98页 |
| ·psf-Y基因沉默质粒pSi-psf::hyg的构建 | 第86-87页 |
| ·棘孢曲霉P93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87-88页 |
| ·PEG转化棘孢曲霉P93原生质体 | 第88-89页 |
| ·野生型菌株与转化菌株形态学观察和溶磷能力 | 第89-92页 |
| ·拟南芥根特异启动子和磷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 | 第92页 |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2-94页 |
| ·pC-pyk-psf转化拟南芥及分子检测 | 第94-95页 |
| ·转基因拟南芥种植试验 | 第95-98页 |
| ·结论 | 第98-100页 |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第100-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20页 |
| 附录 | 第120-123页 |
| 致谢 | 第123-124页 |
| 作者简历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