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派代表医家痹证用药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 先秦两汉时期 | 第11-12页 |
2. 晋隋唐时期 | 第12-13页 |
3. 宋金元时期 | 第13-14页 |
4. 明清时期 | 第14-17页 |
前言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温病学派代表医家痹证用药规律研究 | 第18-55页 |
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8页 |
2. 研究资料 | 第1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8-25页 |
·痹病的诊断标准 | 第18页 |
·医案选取标准 | 第18-19页 |
·纳入标准 | 第18-19页 |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19-21页 |
·药物标准化处理 | 第19-20页 |
·方剂标准化处理 | 第20页 |
·症状及病位标准化 | 第20-21页 |
·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 第21页 |
·数据挖掘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挖掘流程 | 第22-25页 |
·数据库的建立与录入 | 第22-23页 |
·数据挖掘与分析 | 第23-25页 |
4. 技术路线 | 第25页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5-48页 |
·痹证方案统计 | 第25-26页 |
·温病四大家痹证医案中药物频次分析 | 第26-36页 |
·温病学派代表医家痹证医案中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第36-40页 |
·基于症状的用药规律分析 | 第40-42页 |
·基于病位的用药规律分析 | 第42-45页 |
·温病学派医家痹证医案中药物熵聚类分析 | 第45-48页 |
6. 讨论与分析 | 第48-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表1: 药物标准化表 | 第59-65页 |
附表2: 方剂标准化表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