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自适应耗能UPPC抗震框架的理论初探及耗能元件设计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引言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4页
     ·无粘结预应力与有粘结预应力、普通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第14-15页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现状第15-16页
     ·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变形恢复性用于结构抗震自复位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将无粘结预应力自复位技术与耗能减震技术相结合的研究现状第17页
     ·关于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修复加固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第18-22页
     ·本课题的提出第18-19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自适应耗能UPPC框架体系耗能机理初探第22-28页
   ·引言第22页
   ·自适应耗能UPPC框架体系的基本形式第22页
   ·自适应耗能UPPC框架体系的受力机理第22-25页
     ·框架结构耗能机制种类第22-24页
     ·自适应耗能UPPC框架结构受力机理第24-25页
   ·自适应耗能元件位于框架梁中的装置布置说明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8页
第三章 自适应耗能元件概念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第28-60页
   ·引言第28页
   ·自适应耗能元件基本构造及加工工艺第28-31页
     ·自适应耗能元件基本构造第28-29页
     ·自适应耗能元件加工工艺第29-31页
   ·自适应耗能元件概念设计第31-32页
     ·自适应耗能元件的设计要求第31页
     ·有限变形盒的选材说明第31-32页
   ·有限变形盒设计参数优化分析第32-39页
   ·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39-52页
     ·试验目的第39页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第39-41页
     ·试件的设计第41-43页
     ·试验过程第43-45页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第45-52页
   ·有限变形盒承载力计算方法理论研究第52-57页
     ·纯铸铁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第52-55页
     ·铸铁粘贴碳纤维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第55-57页
   ·碳纤维材料与铸铁粘贴的工艺说明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60页
第四章 元件试验试件的有限元模拟分析第60-66页
   ·有限元软件介绍第60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0-63页
     ·单元类型第60页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60-61页
     ·网格划分第61-62页
     ·加载方式与边界条件第62-63页
   ·荷载位移曲线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罕遇地震下UPPC框架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及耗能元件应用分析第66-86页
   ·引言第66页
   ·工程概况第66-68页
   ·罕遇地震下UPPC框架弹塑性动力分析第68-82页
     ·材料的本构关系及预应力筋的模拟第68-72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72-76页
     ·罕遇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分析结果第76-82页
   ·耗能元件的设计及应用第82-84页
     ·有限变形盒的设计第83页
     ·耗能元件的应用效果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6-90页
   ·结论第86-88页
   ·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局部火灾下凯威特—联方型弦支穹顶结构破坏模式分析
下一篇:分离式太阳能热管供暖装置及充液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