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芫花根的二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8-35页 |
| ·概述 | 第8-9页 |
| ·实验结果 | 第9-10页 |
| ·前期准备 | 第10页 |
| ·提取分离 | 第10-1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1-22页 |
| ·化合物 1(3-O-benzoylneogenkwanine B)的结构鉴定 | 第11-13页 |
| ·化合物 2(6", 7"-dehydroyuanhuahine)的结构鉴定 | 第13-15页 |
| ·化合物 3 [(4"Z)-genkwanine F] 的结构鉴定 | 第15-16页 |
|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 第16-18页 |
| ·化合物 5 [(4"Z)-acutilonine G]的结构鉴定 | 第18页 |
| ·化合物 6(6",7"-epoxyacutilonine F)的结构鉴定 | 第18-22页 |
| ·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 | 第22-25页 |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5页 |
| ·化合物理化数据 | 第25-32页 |
| ·总结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第二章 黑果枸杞的花青素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35-50页 |
| ·概述 | 第35-37页 |
| ·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 ·前期准备 | 第38页 |
| ·提取分离 | 第38-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 ·新化合物31的结构鉴定 | 第39-40页 |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40-43页 |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3-44页 |
| ·化合物理化数据 | 第44-47页 |
| ·总结 | 第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第三章 芫花的研究进展 | 第50-65页 |
| 1. 芫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50-57页 |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50-52页 |
| ·香豆素类化合物 | 第52-53页 |
| ·木脂素类化合物 | 第53-54页 |
| ·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 第54-55页 |
| ·三萜类化合物与甾体类化合物 | 第55页 |
| ·挥发油类化合物 | 第55-57页 |
| ·其他类化合物 | 第57页 |
| 2. 芫花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57-60页 |
| ·抗炎、镇痛 | 第57-58页 |
| ·抗肿瘤 | 第58-59页 |
| ·镇咳、祛痰作用 | 第59页 |
| ·引产、抗生育作用 | 第59页 |
| ·杀虫作用 | 第59页 |
| ·抑菌作用 | 第59-60页 |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60页 |
| ·利尿泻下作用 | 第60页 |
| 3. 总结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录 新化合物图谱 | 第66-11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