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支撑组钢框架结构体系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 ·传统钢框架抗侧力体系 | 第9-12页 |
| ·普通支撑 | 第9-10页 |
| ·屈曲约束支撑 | 第10-11页 |
| ·钢板剪力墙 | 第11-12页 |
| ·细长钢支撑组 | 第12-14页 |
| ·细长钢支撑组的概念 | 第12-14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屈曲约束支撑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钢板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 第2章 单根细长支撑力学性能 | 第18-29页 |
| ·概述 | 第18页 |
| ·细长支撑弹性后屈曲行为分析 | 第18-20页 |
| ·细长支撑弹塑性后屈曲行为分析 | 第20-22页 |
| ·细长支撑的循环往复滞回性能 | 第22-26页 |
| ·适用于整体分析中的细长支撑力-位移关系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细长支撑组结构的性能分析 | 第29-52页 |
| ·概述 | 第29页 |
| ·细长支撑的截面与形式 | 第29-30页 |
| ·细长支撑组结构单元性能 | 第30-36页 |
| ·单元结构的静力非线性分析 | 第31-33页 |
| ·单元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 | 第33-36页 |
| ·细长支撑组钢框架整体结构的地震响应 | 第36-51页 |
| ·建筑模型 | 第36-38页 |
| ·地震波选用与非线性计算方法 | 第38-46页 |
| ·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 | 第46-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4章 细长支撑组结构的设计 | 第52-70页 |
| ·概述 | 第52页 |
| ·细长支撑组结构中的支撑角度 | 第52-58页 |
| ·细长支撑组中支撑角度的理论分析 | 第52-53页 |
| ·实际结构中支撑角度的影响 | 第53-58页 |
| ·细长支撑组的另一种形式——斜交网格墙 | 第58-63页 |
| ·斜交网格墙单元结构分析 | 第59-60页 |
| ·斜交网格墙整体结构分析 | 第60-63页 |
| ·细长支撑组的另一种形式——分跨单向支撑组 | 第63-68页 |
| ·分跨单向支撑组结构单元分析 | 第64-65页 |
| ·分跨单向支撑组整体结构分析 | 第65-68页 |
| ·细长支撑组的设计思路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5章 自复位节点支撑组框架 | 第70-98页 |
| ·概述 | 第70页 |
| ·后张法自复位梁柱节点 | 第70-74页 |
| ·后张法自复位节点的作用 | 第70-71页 |
| ·后张法自复位节点基本构造 | 第71-73页 |
| ·后张法自复位节点的一些重要参数 | 第73-74页 |
| ·自复位支撑组框架单元结构性能 | 第74-79页 |
| ·后张法自复位节点在 Sap2000 中的实现 | 第75-77页 |
| ·单元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 | 第77-79页 |
| ·自复位支撑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 第79-92页 |
| ·研究使用的框架模型 | 第79-81页 |
| ·地震波选择与计算方法 | 第81-89页 |
| ·非线性计算结果 | 第89-92页 |
| ·一种新型自复位节点的探索 | 第92-97页 |
| ·节点形式 | 第93-95页 |
| ·新型自复位节点支撑组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性能 | 第95-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1页 |
| ·主要结论 | 第98-99页 |
| ·研究展望 | 第99-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6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