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江口红树林景观动态、结构特征与健康经营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2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42页 |
| ·立题背景 | 第21-2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红树林景观动态、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 | 第23-33页 |
| ·基于遥感影像的红树林研究 | 第24-27页 |
| ·红树林景观动态研究 | 第27-30页 |
| ·红树林林分结构特征研究 | 第30-33页 |
| ·红树林健康经营研究进展 | 第33-36页 |
| ·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 第33-35页 |
| ·红树林健康经营研究 | 第35-36页 |
|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36-38页 |
| ·研究目标 | 第36-37页 |
| ·本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3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 ·技术路线 | 第38-40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40-42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42-66页 |
| ·研究区自然条件 | 第42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42-43页 |
| ·研究区典型林分选择 | 第43-44页 |
| ·资料来源 | 第44-47页 |
| ·资料收集 | 第44页 |
| ·遥感影像选择 | 第44-45页 |
| ·数据调查 | 第45-47页 |
| ·研究方法 | 第47-66页 |
| ·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红树林湿地景观信息提取 | 第47-52页 |
| ·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第52-56页 |
| ·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分析法 | 第56-60页 |
| ·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 | 第60页 |
| ·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法 | 第60-66页 |
| 第三章 红树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 第66-94页 |
| ·基于遥感数据的红树林信息提取 | 第66-78页 |
| ·景观分类系统 | 第66页 |
| ·决策树分类 | 第66-78页 |
| ·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 | 第78-88页 |
| ·红树林湿地景观组分变化 | 第78-79页 |
| ·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总体特征 | 第79-82页 |
| ·红树林湿地景观类型转化分析 | 第82-84页 |
| ·红树林景观变化研究 | 第84-88页 |
| ·红树林湿地景观动态演化机制与变化趋势预测 | 第88-92页 |
| ·红树林湿地景观动态演化驱动力分析 | 第88-90页 |
| ·红树林湿地景观变化趋势预测 | 第90-92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92-94页 |
| 第四章 基于 GIS 的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 第94-116页 |
| ·林分空间结构单元邻近竞争木取值研究 | 第94-98页 |
| ·泰森多边形确定目标木的最近邻近木 | 第94-95页 |
| ·林分空间结构指标的计算 | 第95-96页 |
| ·泰森多边形与 4 邻近木的比较 | 第96-98页 |
| ·红树林林分结构竞争分析 | 第98-102页 |
| ·不同树种竞争分析 | 第98-100页 |
| ·大树小树竞争格局分析 | 第100-101页 |
| ·种内和种间竞争 | 第101-102页 |
| ·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混交分析 | 第102-107页 |
| ·树种隔离程度分析 | 第102-105页 |
|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分析 | 第105-107页 |
| ·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分布格局分析 | 第107-112页 |
| ·林木个体水平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107-109页 |
| ·林木大小树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109-110页 |
| ·林分空间聚集指数分布格局分析 | 第110-112页 |
| ·红树林林分林木健康度分析 | 第112-11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113-116页 |
| ·小结 | 第113-115页 |
| ·讨论 | 第115-116页 |
| 第五章 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116-128页 |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116-117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117-120页 |
| ·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120-122页 |
| ·数据及数据归一化 | 第122-126页 |
| ·数据说明 | 第122-124页 |
| ·数据归一化结果 | 第124-1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26-127页 |
| ·健康指数 | 第126页 |
| ·隶属度 | 第126页 |
| ·分析 | 第126-127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127-128页 |
| 第六章 红树林健康经营技术研究 | 第128-149页 |
| ·经营目标确定 | 第128-129页 |
| ·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 | 第129-142页 |
| ·漳江口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分析 | 第129-131页 |
| ·灰色关联法的相关性分析 | 第131-133页 |
| ·林分空间优化经营模型的建立 | 第133-138页 |
| ·应用实例分析 | 第138-142页 |
| ·红树林景观结构优化 | 第142-146页 |
| ·漳江口红树林景观结构存在问题 | 第142页 |
| ·理想红树林景观理想结构模式 | 第142-143页 |
| ·漳江口红树林宜林地划分 | 第143-144页 |
| ·漳江口红树林景观结构优化 | 第144-146页 |
| ·红树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管理 | 第146-147页 |
| ·健全红树林保护管理机制 | 第146页 |
| ·社区参与式利用管理机制 | 第146-147页 |
| ·科研协作保护红树林 | 第147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147-149页 |
| ·小结 | 第147-148页 |
| ·讨论 | 第148-149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149-153页 |
| ·结论 | 第149-151页 |
| ·创新点 | 第151页 |
| ·讨论与展望 | 第151-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3-166页 |
| 附录 研究区主要红树植物名录 | 第166-167页 |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67-168页 |
| 致谢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