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养分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以三峡库区王家沟小流域为例
|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 ·基于空间插值的土壤养分预测方法 | 第14-17页 |
| ·多尺度分析 | 第15-16页 |
| ·插值方法的比较及模型内部参数的选择 | 第16-17页 |
| ·采样方式及采样密度 | 第17页 |
| ·基于遥感的土壤养分预测方法 | 第17-21页 |
| ·高光谱遥感 | 第17-20页 |
| ·多光谱遥感 | 第20-21页 |
| ·基于专家知识的土壤养分预测方法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绪论 | 第24-28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4页 |
| ·研究区及采样设计 | 第24-26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4-25页 |
| ·采样设计 | 第25-26页 |
| ·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基于空间插值的土壤养分预测 | 第28-44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 ·土壤样本的实验室化学分析 | 第28页 |
| ·空间插值方法 | 第28-31页 |
| ·技术方案 | 第31-32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32-37页 |
| ·样本的统计描述性特征 | 第32-33页 |
| ·正态性分布检验与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 第33-35页 |
| ·最优变异函数模型的选择 | 第35-37页 |
| ·结果 | 第37-42页 |
| ·逆距离加权插值 | 第37-39页 |
| ·Kriging插值 | 第39-40页 |
| ·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土壤养分预测 | 第44-64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9页 |
| ·土壤样本的实验室化学分析 | 第44页 |
| ·光谱反射率的测定 | 第44-46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6-48页 |
| ·技术路线 | 第48-49页 |
| ·结果 | 第49-57页 |
| ·预处理 | 第49-50页 |
| ·土壤养分预测模型 | 第50-57页 |
| ·讨论 | 第57-62页 |
| ·土壤养分预测模型效果评价 | 第57页 |
| ·土壤养分预测模型的通用性评价 | 第57-59页 |
| ·土壤养分预测模型用于制图的可行性分析 | 第59-62页 |
| ·小结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基于案例推理的土壤养分预测 | 第64-78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研究方法 | 第64-69页 |
| ·基本思路 | 第64-65页 |
| ·环境要素的计算方法 | 第65-67页 |
| ·土壤属性相似度的计算方法 | 第67-68页 |
| ·精度评价指标 | 第68-69页 |
| ·技术路线 | 第69页 |
| ·结果 | 第69-75页 |
| ·环境要素库 | 第69-71页 |
| ·案例库的构建 | 第71-72页 |
| ·土壤属性制图结果 | 第72-74页 |
| ·精度评价 | 第74-75页 |
| ·讨论 | 第75-77页 |
| ·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土壤养分预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78-90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预测精度比较 | 第78-84页 |
| ·不同预测方法对采样方式的响应 | 第78-80页 |
| ·不同预测方法对采样数目的响应 | 第80-82页 |
| ·不同预测方法对采样密度的响应 | 第82-84页 |
| ·制图潜力与制图效果比较 | 第84-88页 |
| ·小结 | 第88-9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 ·结论 | 第90-91页 |
|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91页 |
| ·展望 | 第91-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08页 |
| 致谢 | 第108-11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