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钯催化串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9-31页 |
·二氢吡咯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上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氢吡咯衍生物合成方法总结 | 第10-17页 |
·钯催化串联碳-碳键形成反应构建环状化合物的方法概况 | 第17-29页 |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29-31页 |
2 二氢吡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4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1-33页 |
·主要分析仪器 | 第31页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1-33页 |
·底物的合成 | 第33-35页 |
·N-对甲苯磺酰基-2-甲基烯丙基胺合成 | 第33页 |
·不同取代炔基溴的合成方法 | 第33-34页 |
·磺酰胺亲核加成合成底物的方法 | 第34-35页 |
·2,3-二氢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 | 第35-40页 |
·2,3-二氢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第35页 |
·2,3-二氢吡咯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35-40页 |
3 钯催化Heck/Suzuki串联反应研究内容与结果讨论 | 第40-48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0-44页 |
·反应温度的研究 | 第40页 |
·钯源的研究 | 第40-41页 |
·配体用量的研究 | 第41页 |
·溶剂的研究 | 第41-42页 |
·配体的研究 | 第42-43页 |
·添加剂的研究 | 第43页 |
·芳基硼酸添加量的研究 | 第43-44页 |
·反应条件研究小结 | 第44页 |
·反应普适性研究 | 第44-46页 |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8页 |
附录 | 第58-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