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农村金融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农村金融的一般概念 | 第17页 |
·农村金融的内涵与外延 | 第17-19页 |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3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1-27页 |
·农村金融的现状 | 第21-23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7页 |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形势不相适应 | 第23-24页 |
·农村金融产品仍存在单一化现象 | 第24页 |
·农村金融借贷双方处于“两难”境地 | 第24-25页 |
·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方向存在偏差 | 第25-26页 |
·多层次金融机构没有形成支农合力 | 第26-27页 |
4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3页 |
·农村金融的建设与发展缺乏系统性 | 第27-29页 |
·农村金融发展的系统观念不强 | 第27页 |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乏力 | 第27-28页 |
·国家支农力度失衡 | 第28-29页 |
·农村金融生态缺乏平衡性 | 第29-31页 |
·弱小的家庭经济信用不足 | 第29页 |
·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不明确 | 第29-30页 |
·农民抗风险能力不强 | 第30-31页 |
·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缺乏可持续性 | 第31-33页 |
·责任与效益不对等 | 第31页 |
·风险与利益不对称 | 第31-32页 |
·机制与体制不配套 | 第32-33页 |
5 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对策 | 第33-41页 |
·加强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发挥主导作用 | 第33-35页 |
·强化国有银行服务机制建设 | 第33-34页 |
·规范组建合作制金融机构 | 第34-35页 |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探索优先服务方向 | 第35-36页 |
·大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 第35-36页 |
·探索大户优先发展的方向 | 第36页 |
·增强农民信用能力,解决“两难”问题 | 第36-38页 |
·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 | 第36-37页 |
·解决农民产权的法律问题 | 第37-38页 |
·坚持效益责任并重,扭转服务偏差 | 第38-39页 |
·协调发展多层次金融机构,强化支农合力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