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焦炭素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 | 第11页 |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和分类 | 第12-21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 第14-15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与发展 | 第17-21页 |
·其他负极材料 | 第21页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 第21-23页 |
·液体电解液 | 第21-22页 |
·固体电解质 | 第22-23页 |
·隔膜 | 第23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石油焦炭素改性实验与方案 | 第26-32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主要药品 | 第26-2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第27-29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27-28页 |
·极片的干燥 | 第28页 |
·电池的组装 | 第28-29页 |
·材料的表征和测试 | 第29-32页 |
·粉末 X 射线衍射 | 第29-30页 |
·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30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0页 |
·热重分析(TG-DTA)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石油焦炭素改性结果与讨论 | 第32-50页 |
·实验概况 | 第32页 |
·石油焦炭素原料来源 | 第32-33页 |
·石油焦炭素原料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石油焦炭素的机械粉碎处理 | 第34-37页 |
·机械处理方法及球磨介质的选择 | 第34-37页 |
·机械处理后石油焦炭素性能分析 | 第37页 |
·石油焦炭素氧化还原处理 | 第37-40页 |
·氧化处理 | 第37-38页 |
·还原处理 | 第38-40页 |
·氧化还原后 XRD 对比 | 第40页 |
·氟化改性 | 第40-46页 |
·LiF 改性 | 第41-44页 |
·AlF_3改性 | 第44-46页 |
·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分析 | 第46-48页 |
·石油焦炭素改性材料市场分析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