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个人(社会人)论文

同伴教育活动在初中生人际交往中的效果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1. 文献综述第6-13页
   ·同伴教育第6-10页
     ·同伴教育的概念第6页
     ·同伴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第6-7页
     ·国内外关于同伴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启示第7-9页
     ·同伴教育相关的理论第9-10页
   ·人际交往第10-13页
     ·人际交往的概念第10-11页
     ·国内外关于人际交往的研究现状及启示第11-13页
2. 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初中阶段,逐渐独立与自主的学生更易受同伴的影响第13-14页
     ·同伴教育发展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且效果明显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理论意义第14页
     ·现实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5页
3. 研究方法第15-19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资料搜集的方法第15页
     ·课题实施的方法第15-16页
   ·研究假设第16页
   ·研究工具第16-18页
   ·研究中的被试第18页
   ·自变量及因变量第18页
   ·数据处理第18-19页
4. 同伴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第19-31页
   ·同伴教育模式的形成第19-21页
     ·同伴教育者选择与分工第19页
     ·同伴教育者的培训第19-20页
     ·同伴教育活动的途径及课时安排第20-21页
     ·同伴教育活动的基本程序第21页
     ·同伴教育活动参与对象的选择第21页
   ·初中生人际交往同伴教育活动原则第21-23页
     ·遵循学生实际需求的原则第21-22页
     ·平等尊重原则第22页
     ·开放性原则第22页
     ·真诚分享原则第22页
     ·保护隐私原则第22-23页
   ·同伴教育活动方案第23-31页
     ·理论依据第23页
     ·现状探索第23-29页
     ·辅导活动的主题第29-31页
     ·辅导活动的形式第31页
5. 研究结果第31-36页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数据结果第31-33页
   ·实验组前后测数据结果第33-34页
   ·对照组前后测数据结果第34-35页
   ·对照组实验组后测数据结果第35-36页
6. 讨论与分析第36-39页
   ·实验结果情况第36-38页
     ·亲子关系实验结果第37页
     ·师生关系实验结果第37页
     ·同伴关系实验结果第37-38页
     ·异性关系实验结果第38页
   ·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第38-39页
7. 研究结论第39-42页
   ·实验研究结论第39页
   ·人际交往的行为技巧和准则第39-41页
   ·同伴教育活动效果——学生感言第41-42页
8. 研究小结与反思第42-49页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第42-48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42-47页
     ·研究的局限性第47-48页
   ·研究展望第48-49页
附录一:调查问卷第49-55页
附录二:同伴教育活动方案第55-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后记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啃老家庭的代际关系研究--基于上海四个个案的分析
下一篇:城中村拆迁背景下外来人口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以徐汇区东湾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