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旅游街区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研究评述 | 第15-17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景观设计 | 第17页 |
·街区 | 第17页 |
·旅游街区 | 第17-18页 |
·风景名胜区旅游街区 | 第18-19页 |
·研究范畴界定 | 第19-20页 |
·概念的辨析 | 第19页 |
·研究范畴界定 | 第19-20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景观三元论 | 第20页 |
·场所——文脉分析理论 | 第20页 |
·美学理论 | 第20-21页 |
·景观行为学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风景名胜区旅游街区景观设计现状研究 | 第22-27页 |
·风景名胜区旅游街区的特征与功能 | 第22-24页 |
·特征 | 第22-23页 |
·功能 | 第23-24页 |
·风景名胜区旅游街区景观设计的不足与原因 | 第24-26页 |
·不足 | 第24-26页 |
·原因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风景名胜区旅游街区景观设计研究 | 第27-43页 |
·设计原则 | 第27-30页 |
·地域文化传承原则 | 第27页 |
·可识别性原则 | 第27-28页 |
·人性化原则 | 第28-29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29页 |
·生态化原则 | 第29-30页 |
·设计策略 | 第30-31页 |
·解读风景区总体规划 | 第30页 |
·分析街区的公共空间 | 第30-31页 |
·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 | 第31页 |
·空间形态设计 | 第31-33页 |
·空间尺度 | 第31-32页 |
·空间轮廓线 | 第32页 |
·空间界面 | 第32-33页 |
·景观要素设计 | 第33-42页 |
·建筑物 | 第33-35页 |
·景观小品 | 第35-36页 |
·地面铺装 | 第36-37页 |
·灯光照明 | 第37-38页 |
·公共设施 | 第38-41页 |
·绿化景观 | 第41页 |
·停车场地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风景名胜区旅游街区景观设计实例研究 | 第43-56页 |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天街景观设计研究 | 第43-51页 |
·背景概况 | 第43-45页 |
·空间形态分析 | 第45-46页 |
·景观要素分析 | 第46-50页 |
·相关改进建议 | 第50-51页 |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金沙街景观设计研究 | 第51-55页 |
·背景概况 | 第51页 |
·空间形态分析 | 第51-52页 |
·景观要素分析 | 第52-54页 |
·相关改进建议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研究不足 | 第56页 |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