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ar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民用爆炸物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 第12-24页 |
·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的危险等级划分 | 第12页 |
·储存库的选址 | 第12-13页 |
·外部距离 | 第13-14页 |
·储存库的人防要求 | 第14-16页 |
·人防的基本要求 | 第14页 |
·储存库的安全管理 | 第14-16页 |
·储存库的物防要求 | 第16-22页 |
·物防(实体防范)的基本要求 | 第16页 |
·储存库的平面布置 | 第16-17页 |
·内部距离 | 第17-18页 |
·防护屏障 | 第18页 |
·储存库的建筑结构要求 | 第18-19页 |
·消防措施 | 第19页 |
·防雷防静电措施 | 第19-22页 |
·储存库的技防要求 | 第22-23页 |
·储存库的犬防要求 | 第23页 |
·本章小节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民用爆炸物品储存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第24-33页 |
·危险源的定义 | 第24-25页 |
·第一类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 第25-28页 |
·炸药、雷管及其他民爆物品 | 第26-27页 |
·雷电、电气设备 | 第27-28页 |
·第二类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 第28-32页 |
·人的不安全行为 | 第28-29页 |
·物的不安全状态 | 第29-30页 |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 第30-31页 |
·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带来的危害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储存过程危险性评价 | 第33-45页 |
·第一类危险源危险评价 | 第33-34页 |
·第二类危险源危险评价 | 第34-37页 |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概念 | 第35页 |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集合 | 第35页 |
·确定评价事物相关因素的隶属函数及隶属度 | 第35页 |
·各评价因素对评价对象的权重 | 第35-36页 |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第二类危险源的步骤 | 第36-37页 |
·危险源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 | 第37-39页 |
·储存危险性评价工程实例 | 第39-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防护屏障下炸药库爆炸数值模拟分析 | 第45-60页 |
·爆炸的定义及类型 | 第45-50页 |
·内部问题 | 第45-49页 |
·外部问题 | 第49页 |
·组合问题 | 第49-50页 |
·研究爆炸冲击问题中数值模拟的必要性及软件选择 | 第50-53页 |
·数值模拟的必要性 | 第50页 |
·Ansys/LS-DYNA | 第50-51页 |
·本文数值计算材料模型及状态方程 | 第51-53页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53-59页 |
·数值模拟模型示意图 | 第53-54页 |
·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过程 | 第54-56页 |
·冲击波压力场示意图及分析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0-62页 |
·本文结论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