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前言 | 第8-20页 |
·配位化合物 | 第8-9页 |
·配位化合物介绍 | 第8页 |
·配合物的结构 | 第8-9页 |
·超分子化学和晶体工程 | 第9-10页 |
·芳香性羧酸类配位聚合物的研究情况 | 第10-14页 |
·一元芳香性羧酸配合物 | 第10-11页 |
·二元芳香性羧酸配合物 | 第11-13页 |
·多元芳香性羧酸配合物 | 第13页 |
·萘二甲酸配合物的研究 | 第13-14页 |
·稀土配合物的研究 | 第14-18页 |
·稀土金属 | 第14页 |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 第14-16页 |
·稀土配合物的磁学性能 | 第16-18页 |
·模板剂对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影响 | 第18页 |
·选题依据,目的及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第三章:三维稀土 1,4-萘二甲酸类含 2, 2' - 联咪唑模板剂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 第21-42页 |
·实验简介 | 第21页 |
·配合物 1-8 的合成 | 第21-22页 |
·配合物 [HBBI]_2[La (NDC)_2(H_2O) ]_2· 2H_2O (1) 的合成 | 第21页 |
·配合物[HBBI]_2[Pr (NDC)_2(H_2O) ]_2· 2H_2O (2) 的合成 | 第21页 |
·配合物[HBBI]_2[Sm(NDC)_2(H_2O)]_2·1/2H_2O (3) 的合成 | 第21页 |
·配合物[HBBI]_2[Eu(NDC)_2(H_2O)]_2(4)的合成 | 第21-22页 |
·配合物[HBBI]_2[Gd(NDC)_2(H_2O)]_2(5) 的合成 | 第22页 |
·配合物[HBBI]_2[Dy(NDC)_2(H_2O)]_2(6) 的合成 | 第22页 |
·配合物[HBBI]_2[Tb(NDC)_2(H_2O)]_2(7) 的合成 | 第22页 |
·配合物[HBBI]_2[Er(NDC)_2(H_2O)]_2(8) 的合成 | 第22页 |
·化合物 1-8 的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 | 第22-31页 |
·配合物[HBBI]_2[Ln (NDC)_2(H_2O) ]_2· 2H_2O [Ln = La(1), Pr(2)]的结构描述 | 第25-28页 |
·配合物 [HBBI]_2[Sm(NDC)_2(H_2O)]_2·1/2H_2O (3) 的结构描述 | 第28-30页 |
·配合物[HBBI]_2[Ln(NDC)_2(H_2O)]_2[Ln = Eu(4), Gd(5), Tb(6), Dy(7), Er(8)]的结构描述 | 第30-31页 |
·配合物 1-8 的粉末衍射 | 第31-33页 |
·配合物 1-8 的固体紫外光谱 | 第33-34页 |
·配合物 1-8 的热重分析 | 第34-35页 |
·配合物 4 的荧光性能 | 第35-36页 |
·配合物的磁性研究 | 第36-40页 |
·配合物 2 的磁性研究 | 第36-38页 |
·配合物 3 的磁性研究 | 第38页 |
·配合物 4 的磁性研究 | 第38页 |
·配合物 5 的磁性研究 | 第38-39页 |
·配合物 6 的磁性研究 | 第39-40页 |
·配合物 7 的磁性研究 | 第40页 |
·配合物 8 的磁性研究 | 第40页 |
·总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二维稀土 1, 4-萘二甲酸类的配合物合成及结构研究 | 第42-46页 |
·配合物[Ln(HNDC)(NDC)(H_2O)] [Ln = Pr(9), Sm(10)]的合成 | 第42页 |
·配合物[Pr(HNDC)(NDC)(H_2O)](9)的合成 | 第42页 |
·配合物[Sm(HNDC)(NDC)(H_2O)](10)的合成 | 第42页 |
·化合物[Ln(HNDC)(NDC)(H_2O)] [Ln = Pr(9), Sm(10)]的的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化合物[Ln(HNDC)(NDC)(H_2O)] [Ln = Pr(9), Sm(10)]的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 | 第42-43页 |
·配合物[Ln(HNDC)(NDC)(H_2O)] [Ln = Pr(9), Sm(10)]的结构解析 | 第43-44页 |
·讨论与总结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