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相关概念 | 第14页 |
·生态补偿的定义 | 第14页 |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定义 | 第14页 |
·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产权理论 | 第14-15页 |
·外部性效应理论 | 第15页 |
·资源环境价值理论 | 第15-16页 |
·生态资本理论 | 第16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理论设计 | 第17-32页 |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目的 | 第17页 |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建立的原则 | 第17-18页 |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主体与客体 | 第18-20页 |
·生态补偿主体 | 第18-19页 |
·生态补偿客体 | 第19-20页 |
·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生态环境保护者的直接投入成本法 | 第20页 |
·生态受益者的收益法 | 第20-21页 |
·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法 | 第21页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 | 第21页 |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 第21-27页 |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构成指标 | 第21-22页 |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下限 | 第22-23页 |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上限 | 第23-27页 |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合理性检验 | 第27-32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 | 第27-28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特点和步骤 | 第28-29页 |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生态补偿标准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 第29-31页 |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检验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实例分析 | 第32-47页 |
·内蒙古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 第32页 |
·锡林浩特市区域概述 | 第32-33页 |
·地理环境与区域特色 | 第32-33页 |
·行政区划与经济概况 | 第33页 |
·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矿情况概述 | 第33-36页 |
·地理环境 | 第33-34页 |
·矿藏情况 | 第34-35页 |
·煤田地质特征 | 第35-36页 |
·胜利煤矿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第36-46页 |
·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成本核算 | 第36-38页 |
·生态环境污染损失成本核算 | 第38-42页 |
·生态环境破坏损失成本核算 | 第42-44页 |
·矿区居民损失成本核算 | 第44-46页 |
·胜利煤矿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分析总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健全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措施 | 第47-50页 |
·完善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构建煤炭耗竭补贴制度 | 第47页 |
·设立专门的煤炭资源税,实行生态补偿费征收制度 | 第47-48页 |
·健全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 | 第48页 |
·制定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 | 第48页 |
·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融资渠道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