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5页 |
1 一般资料 | 第8-10页 |
·病例来源 | 第8页 |
·诊断标准 | 第8页 |
·纳入病例标准 | 第8页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8-9页 |
·病例剔除、脱落、中断 | 第9页 |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 第9-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分组方法 | 第10页 |
·药物治疗 | 第10页 |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0-11页 |
·疗效标准 | 第11页 |
·统计方法 | 第11页 |
3 临床结果 | 第11-14页 |
·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的效果,详见表 3。 | 第11-12页 |
·治疗前后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的 E2、FSH 的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水平,治疗前后 P、LH、T、PRL 的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详见下表 | 第12-13页 |
·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水平对比: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的效果,详见表 10 | 第13页 |
·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结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 11 | 第13-14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 第14页 |
·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 BBT 均为典型的双相曲线,无明显差异 | 第14页 |
4. 临床安全性观察 | 第14-15页 |
讨论 | 第15-27页 |
1.祖国医学对月经过少的认识 | 第15-18页 |
·五脏与月经过少 | 第15-17页 |
·气血与月经过少 | 第17页 |
·经络与月经过少 | 第17页 |
·其他古籍文献对月经过少的认识 | 第17-18页 |
2.现代医学对月经过少的认识 | 第18-19页 |
3.本研究对月经过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9-20页 |
4. 治法分析 | 第20-21页 |
·方药组成 | 第20页 |
·方解 | 第20-21页 |
5 药物分析 | 第21-25页 |
·传统中医中药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依据 | 第22-25页 |
6.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补肾通经汤汤对月经过少的临床总疗效和症状积分评价 | 第25页 |
·补肾通经汤对血清早卵泡期 E2、P、FSH、PRL、LH、T 值的影响 | 第25页 |
·补肾通经汤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 第25-26页 |
·BBT 的观察 | 第26页 |
7.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综述 | 第30-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详细摘要 | 第43-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