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8-10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 | 第10-13页 |
第二章 仪器模块设计与研究 | 第13-42页 |
·测量方法研究 | 第13-14页 |
·推靠器的研制 | 第14-17页 |
·上端接头 | 第15页 |
·压力平衡系统 | 第15-16页 |
·碟簧动力部分 | 第16-17页 |
·极板托架 | 第17页 |
·下端接头 | 第17页 |
·电子线路的研制 | 第17-30页 |
·电源模块 | 第18-20页 |
·主控制器模块 | 第20-21页 |
·发射器模块 | 第21-22页 |
·极板电源控制模块 | 第22-23页 |
·信号处理模块 | 第23-24页 |
·井径信号处理模块 | 第24页 |
·导航模块 | 第24-26页 |
·马达控制模块 | 第26-27页 |
·极板数据采集模块 | 第27-30页 |
·总线通信协议、数据格式和参数含义的确定 | 第30-31页 |
·下传命令 | 第30-31页 |
·上传数据 | 第31页 |
·纽扣电极测量点的设计 | 第31-33页 |
·软件的研制 | 第33-34页 |
·刻度实验 | 第34-42页 |
·导航传感器实验 | 第34-36页 |
·井径刻度实验 | 第36-38页 |
·马达电压刻度实验 | 第38页 |
·极板归一化刻度实验 | 第38-42页 |
第三章 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 第42-58页 |
·资料对比 | 第42-47页 |
·应用效果 | 第47-55页 |
·井旁构造 | 第47-48页 |
·地应力分析 | 第48-49页 |
·裂缝评价 | 第49-51页 |
·裂缝定量参数计算 | 第51-54页 |
·沉积相及火成岩相识别 | 第54-55页 |
·与ECLIPS-5700配套仪器STAR在孤古8井中的对比 | 第55页 |
·与哈里伯顿EMI在东北油气分公司龙深X井中的成像对比 | 第55-56页 |
·与哈里伯顿XRMI在孤古8井中的成像对比 | 第56-57页 |
·与斯伦贝谢公司FMI在盐XXX井中的成像对比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