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空心莲子草与底充氧技术对中华绒螯蟹扣蟹稻田养殖水质的改善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第1-4页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9页
   ·稻田生态养蟹介绍第12-13页
     ·稻田养蟹的定义第12页
     ·稻田养蟹的优点第12-13页
     ·稻田养蟹存在的问题及的前景展望第13页
   ·稻田生态养蟹水体、水草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稻田生态养蟹水体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稻田生态养蟹水草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底充氧技术应用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17-19页
第一章 稻田生态养殖水体中水质与空心莲子草的监测第19-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0-27页
     ·试验材料第20页
     ·采样与材料处理第20页
     ·试剂和仪器第20-21页
     ·试验方法第21-26页
     ·统计分析第26-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29页
     ·养殖水体的温度和溶氧的监测第27-28页
     ·养殖水体中空心莲子草的监测第28-29页
   ·讨论第29-31页
第二章 夏季和秋季稻田扣蟹生态养殖水体中水质的日变化第31-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试验材料第32页
     ·采样和材料处理第32页
     ·试剂和仪器第32页
     ·试验方法第32-33页
     ·统计分析第33页
   ·讨论第33-37页
     ·夏季和秋季养殖水体的温度、溶氧和 pH 的昼夜变化对比第33-35页
     ·同养殖水体有、无水草覆盖处的温度、溶解氧和 pH 的昼夜变化第35-37页
   ·讨论第37-39页
第三章 夏季和秋季稻田扣蟹生态养殖水体中空心莲子草营养元素的日变化第39-52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试验材料第39-40页
     ·采样与材料处理第40页
     ·试剂和仪器第40页
     ·试验方法第40页
     ·统计分析第40-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49页
     ·夏季水草叶绿素 a、b 及类胡萝卜素、蛋白质、淀粉的昼夜变化第41-43页
     ·秋季水草叶绿素 a、b 及类胡萝卜素、蛋白质、淀粉的昼夜变化第43-45页
     ·夏秋两季水草的对比第45-47页
     ·水草叶片中 ATP 酶的昼夜变化第47-49页
   ·讨论第49-52页
     ·叶绿素的日变化主要受温度和水体环境的影响,且具有内部节律性第49-50页
     ·水草所含的蛋白质和淀粉对扣蟹营养的强化起一定作用第50页
     ·ATP 酶的生化活性在光合作用起重要作用,并受环境因子影响第50-52页
第四章 稻田扣蟹养殖水体中底充氧技术应用的初步研究第52-63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6页
     ·试验材料第52页
     ·采样与材料处理第52-53页
     ·试剂和仪器第53页
     ·试验方法第53-55页
     ·统计分析第55-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60页
     ·底充氧塘和非底充氧塘温度、溶解氧、pH 和浊度的昼夜变化第56-59页
     ·底充氧塘和非底充氧塘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氮含量的昼夜变化第59-60页
   ·讨论第60-63页
     ·养殖水体具一定自我调节能力,其维持自身整个水体环境的相对稳定第60-61页
     ·底充氧塘较非底充氧塘水体环境更相对稳定,变化幅度更小,益于蟹的生长第61页
     ·底充氧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第61-63页
结束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汤旺河下游水域水化学特征及营养水平研究
下一篇:海洋捕捞渔船用生物柴油节能减排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