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P水电工程导流方案多目标决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有关施工导流系统风险研究 | 第9-10页 |
·有关最优方案决策研究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11-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关键问题 | 第12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3-15页 |
第2章 导流工程风险分析 | 第15-24页 |
·风险类型 | 第15页 |
·风险数学计算方法 | 第15-18页 |
·重现期法 | 第15-16页 |
·直接积分法 | 第16页 |
·一次二阶矩法和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 | 第16页 |
·JC法 | 第16-17页 |
·MC法 | 第17-18页 |
·导流工程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4页 |
·水文因素及水力因素 | 第18-20页 |
·施工风险因素 | 第20页 |
·导流工程风险计算模型 | 第20-24页 |
第3章 导流工程方案决策指标及决策方法研究 | 第24-39页 |
·导流工程方案决策指标分析 | 第24-28页 |
·工期 | 第24-25页 |
·工程费用 | 第25-26页 |
·施工难易度 | 第26页 |
·风险率 | 第26-27页 |
·工程效益 | 第27-28页 |
·决策方法的选择及确定 | 第28-35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8-30页 |
·网络层次分析法 | 第30-32页 |
·理想点法 | 第32-34页 |
·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 | 第34-35页 |
·运用ANP的导流方案多目标决策研究 | 第35-39页 |
·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 第35页 |
·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超矩阵 | 第35-37页 |
·极限超矩阵 | 第37-38页 |
·决策过程流程图 | 第38-39页 |
第4章 李家湾水电工程概况 | 第39-46页 |
·工程建设概况 | 第39页 |
·工程地质 | 第39-40页 |
·水文气象 | 第40-43页 |
·料源选择 | 第43页 |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要求 | 第43-46页 |
·洪水标准 | 第44页 |
·抗震设防标准 | 第44-46页 |
第5章 李家湾导流工程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 | 第46-70页 |
·全年导流方案 | 第46-53页 |
·导流标准 | 第46页 |
·导流方案(程序) | 第46-47页 |
·导流建筑物设计 | 第47-50页 |
·施工总进度 | 第50-53页 |
·工程投资 | 第53页 |
·枯期导流方案 | 第53-61页 |
·导流标准 | 第53-54页 |
·导流方案(程序) | 第54-55页 |
·导流建筑物设计 | 第55-57页 |
·施工总进度 | 第57-60页 |
·工程投资 | 第60-61页 |
·两个方案比选 | 第61-69页 |
·ANP模型 | 第61页 |
·两方案元素值对比 | 第61-62页 |
·构造权矩阵 | 第62-63页 |
·无加权超矩阵 | 第63-67页 |
·计算加权超矩阵 | 第67-68页 |
·计算极限超矩阵 | 第68-69页 |
·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88页 |
附录-A | 第78-82页 |
附录-B | 第82-84页 |
附录-C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