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论文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技术在鳗鲡养殖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主要符号表第12-13页
第1章 引言第13-23页
   ·水产养殖病原菌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3-16页
     ·传统检测技术第13页
     ·免疫检测技术第13-15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第15-16页
   ·TRFIA在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第16-21页
     ·TRFIA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第17页
     ·TRFIA在兽药检测中的应用第17-19页
     ·TRFIA在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第19-21页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1-23页
     ·研究意义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2章 直接TRFIA检测产酸克雷伯氏菌B12第23-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试剂和材料第23页
     ·实验仪器第23页
     ·主要试剂配制第23-25页
   ·实验方法第25-27页
     ·IgG的Eu~(3+)标记及纯化第25页
     ·Eu~(3+)-IgG的标记比计算第25-26页
     ·直接TRFIA法的建立第26页
     ·Eu~(3+)-IgG最适工作浓度的确定第26页
     ·重复性实验第26页
     ·特异性实验第26-27页
     ·敏感性实验第27页
     ·TRFIA检测法的实际应用第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Eu~(3+)-IgG的纯化结果第27-28页
     ·Eu~(3+)-IgG的最适工作浓度第28页
     ·增强液解离时间的优化第28页
     ·微孔板的影响第28页
     ·敏感性测定第28-29页
     ·特异性测定第29页
     ·重复性实验第29-30页
     ·日本鳗鲡样品TRFIA检测第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间接TRFIA检测嗜水气单胞菌B18第31-35页
   ·材料与方法第31页
   ·实验方法第31-32页
     ·羊抗兔IgG的Eu~(3+)标记及纯化第31页
     ·Eu~(3+)-IgG的标记比计算第31页
     ·间接TRFIA法的建立第31-32页
     ·兔抗血清最适工作浓度的确定第32页
     ·Eu~(3+)-IgG最适工作浓度的确定第32页
     ·敏感性实验第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Eu~(3+)-IgG的纯化结果第32-33页
     ·兔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第33页
     ·Eu~(3+)-IgG最适工作浓度的确定第33-34页
     ·敏感性测定第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双抗夹心TRFIA检测产酸克雷伯氏菌B12第35-42页
   ·材料与方法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37页
     ·改良的间接ELISA步骤第35页
     ·双抗夹心TRFIA法的建立第35-36页
     ·包被IgG的最适工作浓度的确定第36页
     ·Eu~(3+)-IgG最适稀释度的确定第36页
     ·最佳免疫反应时间的确定第36页
     ·重复性实验第36页
     ·特异性实验第36-37页
     ·敏感性实验第37页
     ·TRFIA检测法的实际应用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0页
     ·包被IgG的最适工作浓度的确定第37页
     ·Eu~(3+)-IgG的最适工作浓度第37-38页
     ·最佳免疫反应时间的优化第38页
     ·重复性实验第38页
     ·特异性测定第38-39页
     ·敏感性测定第39-40页
     ·日本鳗鲡样品TRFIA检测第40页
   ·讨论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BA-TRFIA检测嗜水气单胞菌B27第42-55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6页
     ·试剂和材料第42页
     ·实验仪器第42页
     ·主要试剂配制第42-46页
   ·实验方法第46-50页
     ·IgG的亲和纯化第46-47页
     ·IgG的分析与鉴定第47-48页
     ·IgG的生物素标记第48页
     ·BA-TRFIA的建立第48页
     ·生物素化IgG最适工作浓度的确定第48-49页
     ·重复性实验第49页
     ·特异性实验第49页
     ·敏感性实验第49页
     ·稳定性试验第49页
     ·TRFIA检测法的实际应用第49-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4页
     ·IgG的纯化及分析鉴定结果第50页
     ·生物素化IgG的标记比计算第50页
     ·生物素化IgG的最适工作浓度第50-51页
     ·重复性实验第51页
     ·特异性测定第51页
     ·稳定性分析第51-52页
     ·敏感性分析第52-53页
     ·美洲鳗鲡样品TRFIA检测第53-54页
   ·讨论第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6章 应用新型螯合物TRFIA法检测嗜水气单胞菌B27的初步研究第55-61页
   ·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试剂和材料第55页
     ·实验仪器第55页
     ·主要试剂配制第55-56页
   ·实验方法第56-57页
     ·螯合物DTPA-pAS的合成第56页
     ·螯合物DTPA-pAS的时间分辨荧光性能检测第56页
     ·DTPA-pAS-IgG的合成第56-57页
     ·免疫测定第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59页
     ·DTPA-pAS的结构示意图和紫外光谱分析第57-58页
     ·DTPA-pAS-Tb的时间分辨荧光最小检测限第58页
     ·DTPA-pAS在IgG上的标记第58页
     ·免疫检测第58-59页
   ·讨论第59页
   ·小结第59-6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黄鱼源美人鱼发光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下一篇:大黄鱼不同家系生长、抗逆性状比较及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