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5页 |
第2章 那曲地区简介及苯教概述 | 第15-31页 |
·那曲地区简介 | 第15-25页 |
·历史沿革 | 第15-17页 |
·地理位置及气候概况 | 第17-18页 |
·社会构成概况与宗教 | 第18页 |
·传统节庆 | 第18-21页 |
·绘画艺术 | 第21-25页 |
·苯教概述 | 第25-29页 |
·苯教简介 | 第25页 |
·苯教的起源 | 第25-27页 |
·苯教的发展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那曲地区苯教寺院发展分布概况及象雄时期苯教遗迹 | 第31-45页 |
·那曲地区苯教寺院的发展与分布 | 第31-32页 |
·那曲地区苯教寺院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31页 |
·那曲地区苯教文化的发展历程 | 第31-32页 |
·那曲地区苯教寺院分布情况 | 第32页 |
·象雄文化与苯教文化的相互关系 | 第32-35页 |
·象雄简介 | 第32-33页 |
·象雄文化与苯教文化的相互关系 | 第33-35页 |
·那曲地区现存象雄时期苯教建筑遗址、岩画 | 第35-42页 |
·那曲地区与古代象雄区域划分关系 | 第35页 |
·那曲地区苯教文化特点 | 第35-36页 |
·象雄时期那曲地区苯教建筑遗址研究 | 第36-39页 |
·象雄时期那曲地区岩画中的苯教文化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4章 那曲地区苯教寺院建筑分析 | 第45-59页 |
·那曲地区苯教寺院的选址影响因素 | 第45-47页 |
·自然环境对寺院选址的影响 | 第45-46页 |
·藏族文化对寺院选址的影响 | 第46-47页 |
·那曲地区苯教寺院的的建筑组成 | 第47-53页 |
·大殿 | 第47-48页 |
·佛堂(佛殿) | 第48-49页 |
·学习与修法场所 | 第49-50页 |
·僧舍 | 第50-51页 |
·佛塔 | 第51-52页 |
·其他附属建筑 | 第52-53页 |
·那曲地区苯教寺院的建筑结构体系 | 第53-55页 |
·土木和石木结构体系 | 第54页 |
·石窟结构体系 | 第54-55页 |
·那曲地区苯教寺院的建筑材料 | 第55-57页 |
·建筑材料 | 第55页 |
·典型建筑材料苯教寺院建筑上的运用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那曲地区尼玛县苯教寺院 | 第59-75页 |
·尼玛县及那仓部落简介 | 第59-61页 |
·尼玛县简介 | 第59-60页 |
·那仓部落简介 | 第60-61页 |
·尼玛县苯教寺院玉彭寺 | 第61-66页 |
·玉彭寺简介 | 第61-62页 |
·影响玉彭寺寺院选址的因素 | 第62页 |
·玉彭寺主要佛事活动 | 第62页 |
·玉彭寺建筑分析 | 第62-65页 |
·玉彭寺建筑布局分析 | 第65-66页 |
·尼玛县苯教寺院文部寺 | 第66-70页 |
·文部寺简介 | 第67页 |
·影响文部寺寺院选址的因素 | 第67页 |
·文部寺主要佛事活动 | 第67-68页 |
·文部寺建筑分析 | 第68-69页 |
·文部寺建筑布局分析 | 第69-70页 |
·尼玛县其它苯教寺院简介 | 第70-73页 |
·曲措寺 | 第70-71页 |
·色西寺 | 第71-72页 |
·扎西门加林寺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那曲地区巴青县苯教寺院 | 第75-99页 |
·巴青县与霍尔三十九族简介 | 第75-79页 |
·巴青县简介 | 第75-77页 |
·霍尔三十九族简介 | 第77-79页 |
·巴青县苯教寺院鲁布寺 | 第79-83页 |
·鲁布寺简介 | 第79-80页 |
·影响鲁布寺寺院选址的因素 | 第80页 |
·鲁布寺主要佛事活动 | 第80页 |
·鲁布寺建筑分析 | 第80-82页 |
·鲁布寺建筑布局分析 | 第82-83页 |
·巴青县苯教寺院巴仓寺 | 第83-88页 |
·巴仓寺简介 | 第83页 |
·影响巴仓寺寺院选址的因素 | 第83-84页 |
·巴仓寺主要佛事活动 | 第84页 |
·巴仓寺寺院建筑分析 | 第84-87页 |
·巴仓寺建筑布局分析 | 第87-88页 |
·巴青县苯教寺院冲仓寺 | 第88-91页 |
·冲仓寺简介 | 第88页 |
·影响冲仓寺寺院选址的因素 | 第88页 |
·冲仓寺主要佛事活动 | 第88-89页 |
·冲仓寺寺院建筑分析 | 第89-90页 |
·冲仓寺建筑布局分析 | 第90-91页 |
·巴青县其它苯教寺院简介 | 第91-96页 |
·玛荣寺 | 第91-92页 |
·普那寺 | 第92-93页 |
·布拉寺 | 第93-94页 |
·贡日寺 | 第94页 |
·龙卡寺 | 第94-96页 |
·阿昌日追 | 第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9页 |
第7章 那曲地区苯教寺院文化及其自身的特点 | 第99-111页 |
·活佛及僧人们的一天 | 第99-101页 |
·巴仓寺 | 第99-101页 |
·玉彭寺 | 第101页 |
·苯教原理下的各种葬俗 | 第101-105页 |
·天葬 | 第101-103页 |
·火葬 | 第103-104页 |
·水葬 | 第104页 |
·土葬 | 第104-105页 |
·苯教特有的宗教节日 | 第105-106页 |
·玷庆节 | 第105-106页 |
·珠庆节 | 第106页 |
·拜鹰节 | 第106页 |
·苯教创造的高原文化 | 第106-109页 |
·苯教创制的最初藏历 | 第106-107页 |
·苯教奉献的藏医药体系 | 第107-108页 |
·苯教的伦理观 | 第108页 |
·苯教价值观下的法律 | 第108-109页 |
·苯教与藏文字的创立 | 第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结语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附录 | 第117-181页 |
附录一:那曲地区苯教寺院 | 第117-119页 |
附录二:那曲地区寺院测绘图(白绘) | 第119-161页 |
附录三:那曲地区调研日记 | 第161-177页 |
附录四:采访记录 | 第177-181页 |
成果 | 第181-183页 |
致谢 | 第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