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1 绪论 | 第6-9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页 |
·PID整定方法简介 | 第6-7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7-9页 |
2 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 第9-18页 |
·调节器整定方法概述 | 第9页 |
·临界比例度法(又称稳定边界法) | 第9-10页 |
·衰减曲线法 | 第10-12页 |
·反应曲线法 | 第12-13页 |
·PID 工程整定实例 | 第13-17页 |
·三种工程整定方法的比较 | 第17-18页 |
3 遗传算法 | 第18-24页 |
·遗传算法的产生与发展 | 第18页 |
·常规优化算法及其特点 | 第18-19页 |
·遗传算法的生物学基础 | 第19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第19-21页 |
·遗传算法的实现步骤 | 第21-22页 |
·遗传算法举例 | 第22-24页 |
4 基于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的PID参数最优整定方法 | 第24-31页 |
·基于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整定PID参数的优点 | 第24页 |
·D.分割法求PID控制参数的稳定域 | 第24-26页 |
·用改进的D.分割法求满足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的最优PID参数 | 第26-27页 |
·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寻优 | 第27-31页 |
5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控制方案 | 第31-40页 |
·锅炉概况及控制特点 | 第31页 |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经验规则 | 第31-35页 |
·稳定负荷下 | 第31-34页 |
·降负荷 | 第34-35页 |
·升负荷 | 第35页 |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 第35-40页 |
·燃烧控制系统及主蒸汽压力(母管压力)调节系统 | 第35-36页 |
·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 第36-37页 |
·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 第37-38页 |
·料层差压控制系统 | 第38页 |
·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 第38-39页 |
·执行机构的讨论 | 第39页 |
·结焦现象产生的原因与防止 | 第39-40页 |
6 锅炉燃烧规则控制方案 | 第40-53页 |
·控制目标分阶段实现 | 第40页 |
·本阶段燃烧规则控制的初步方案 | 第40-45页 |
·控制回路的实现 | 第45-47页 |
·炉膛负压控制 | 第45页 |
·料层差压控制 | 第45-46页 |
·汽包水位 | 第46页 |
·主气温度控制 | 第46-47页 |
·燃烧控制规则表 | 第47-53页 |
7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