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体自然谐振无芯射频标签设计与编码技术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无芯射频标签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课题发展前景 | 第11-12页 |
·文章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2 射频识别技术 | 第14-23页 |
·射频识别系统及原理 | 第14-15页 |
·有芯射频标签识别原理 | 第14页 |
·无芯射频标签识别系统及原理 | 第14-15页 |
·RFID 标签 | 第15-19页 |
·有芯射频标签 | 第16-17页 |
·无芯射频标签 | 第17-18页 |
·无芯射频标签技术应用 | 第18-19页 |
·无芯射频识别天线 | 第19-22页 |
·超宽带雷达 | 第19-20页 |
·超宽带雷达类型 | 第20页 |
·超宽带雷达的技术指标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3 无芯射频标签设计 | 第23-42页 |
·标签设计开发环境 | 第23-24页 |
·CADFEKO | 第23页 |
·CADFEKO 在标签设计中技术优势 | 第23-24页 |
·标签设计 | 第24-33页 |
·设计思想 | 第24-25页 |
·设计理论 | 第25-29页 |
·求解标签雷达散射截面方法 | 第29-32页 |
·标签设计流程 | 第32-33页 |
·目标模型 | 第33-37页 |
·标签结构设计依据 | 第33-35页 |
·标签结构建模 | 第35页 |
·标签结构 | 第35-36页 |
·与其它结构比较 | 第36-37页 |
·数学建模 | 第37-40页 |
·雷达散射回波 | 第37-39页 |
·目标散射回波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标签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4 蝶形结构无芯标签散射场仿真 | 第42-62页 |
·引言 | 第42页 |
·蝶形开槽标签 | 第42-43页 |
·蝶形无芯射频标签散射场 | 第43-49页 |
·坐标系 | 第43-44页 |
·参数设置 | 第44-45页 |
·同文献标签仿真比较 | 第45-49页 |
·结论 | 第49页 |
·激励源对散射场的影响 | 第49-55页 |
·激励源的强度 | 第49-50页 |
·激励源的相位θ | 第50-51页 |
·激励源入射方位角Ψ | 第51页 |
·观察角度Ψ对远场解影响 | 第51-52页 |
·天线极化方向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衬底材料对散射场影响 | 第55-58页 |
·衬底材料 | 第55-56页 |
·材料厚度 | 第56-57页 |
·材料介电常数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页 |
·环境因素对标签散射场的影响 | 第58-59页 |
·仿真分析 | 第59-61页 |
·散射场频域分析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5 无芯射频标签编码方式 | 第62-82页 |
·编码技术 | 第62页 |
·幅度编码 | 第62-65页 |
·幅度编码原理 | 第62-63页 |
·编码方法 | 第63-64页 |
·编码结果 | 第64-65页 |
·混合编码 | 第65-67页 |
·混合编码原理 | 第65页 |
·编码方法 | 第65-66页 |
·编码结果 | 第66-67页 |
·幅度和混合编码特点 | 第67页 |
·极点编码 | 第67-73页 |
·超宽带雷达目标极点特征值提取 | 第67-69页 |
·极点编码原理 | 第69-72页 |
·编码结果 | 第72-73页 |
·编码方式比较 | 第73-74页 |
·无芯射频编码识别方法探究 | 第74-80页 |
·PCM — Δ编码原理 | 第74-75页 |
·无芯射频标签检码方法 | 第75-80页 |
·试验设计 | 第80-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