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6页 |
·精神分裂症 | 第11-18页 |
·精神分裂症概述 | 第11页 |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11-12页 |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 | 第13-16页 |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 | 第16-18页 |
·表观遗传学与精神分裂症 | 第18-21页 |
·表观遗传学概述 | 第18-19页 |
·DNA甲基化及CpG岛 | 第19-20页 |
·DNA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 | 第20-21页 |
·饥荒年代出生与精神分裂症、DNA甲基化的关系 | 第21-22页 |
·PLA2G4C基因 | 第22-24页 |
·PLA2G4C基因概述 | 第22-23页 |
·PLA2G4C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 第23-24页 |
·立题依据 | 第24-26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5页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主要试剂、仪器及器材 | 第26-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主要仪器、器材 | 第27-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5页 |
·获取目的基因的片断序列 | 第28-29页 |
·DNA甲基化的检测原理 | 第29-30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硫酸氢钠修饰基因组DNA | 第31-32页 |
·PCR扩增目的片断 | 第32-33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3-34页 |
·PCR产物的测序 | 第34页 |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第3章 结果 | 第35-49页 |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描述 | 第35页 |
·性别构成 | 第35页 |
·出生年代构成 | 第35页 |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35-36页 |
·PCR结果 | 第36-37页 |
·引物1的PCR结果 | 第36-37页 |
·引物2的PCR结果 | 第37页 |
·PLA2G4C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位点 | 第37-49页 |
·PLA2G4C基因启动子区域DNA序列甲基化位点 | 第37-38页 |
·DNA测序结果 | 第38-40页 |
·甲基化位点状况的分布 | 第40-49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9-55页 |
·探讨饥荒年代出生人群DNA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意义 | 第49-50页 |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选择 | 第50-51页 |
·PLA2G4C基因启动子区域各甲基化位点的甲基化状态 | 第51-52页 |
·PLA2G4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 第52-53页 |
·PLA2G4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性别的关系 | 第53-54页 |
·PLA2G4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是否出生于饥荒年代的关系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