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辐射传输模拟的太湖蓝藻水华遥感识别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3页 |
| 目录 | 第13-16页 |
| 图表索引 | 第16-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8-36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8-19页 |
| ·藻华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31页 |
| ·叶绿素a遥感估算方法 | 第19-22页 |
| ·藻华水体遥感识别模式 | 第22-30页 |
| ·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31页 |
|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1-33页 |
|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2-33页 |
| ·技术路线 | 第33-34页 |
| ·论文框架 | 第34-36页 |
| 第2章 藻华水体识别理论基础 | 第36-47页 |
| ·水体遥感基本原理 | 第36-39页 |
| ·水体分类 | 第36-37页 |
| ·水体遥感参数 | 第37-39页 |
| ·水体辐射传输和生物光学模型 | 第39-43页 |
| ·水体辐射传输 | 第39页 |
| ·辐射传输方程 | 第39-41页 |
| ·水体生物光学模型 | 第41-43页 |
| ·水体遥感反射光谱特征分析 | 第43-45页 |
| ·叶绿素光谱特征 | 第43-44页 |
| ·悬浮物光谱特征 | 第44-45页 |
| ·CDOM吸收光谱特征 | 第45页 |
| ·遥感反射率关系函数构建 | 第45-47页 |
| 第3章 Hydrolight 模拟 | 第47-60页 |
| ·Hydrolight 软件简介 | 第47-48页 |
| ·Hydrolight软件输入参数 | 第48-49页 |
| ·交叉试验设计 | 第49-50页 |
| ·水体遥感反射率变化规律研究 | 第50-60页 |
| ·单因子影响 | 第50-54页 |
| ·叶绿素a、NPSS、CDOM的相互影响 | 第54-60页 |
| 第4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 第60-66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60-61页 |
| ·数据选择及预处理 | 第61-66页 |
| ·MODIS数据概况 | 第61-63页 |
| ·MODIS数据获取 | 第63-65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65-66页 |
| 第5章 基于MODIS的太湖蓝藻水华识别模式构建 | 第66-74页 |
| ·Rrs~(1)与Rrs~(2)关系曲线 | 第66-67页 |
| ·α_0判据的确立 | 第67-73页 |
| ·1/Rrs~(1)~1/Rrs~(2)关系分析 | 第67-69页 |
| ·α_0阈值分割 | 第69-72页 |
| ·太湖蓝藻水华识别方法 | 第72-73页 |
| ·MODIS藻华水体识别窗 | 第73-74页 |
| 第6章 太湖蓝藻水华识别模式对比验证 | 第74-85页 |
| ·藻华水体遥感识别窗 | 第74-76页 |
| ·大洋水体藻华遥感识别窗 | 第74-75页 |
| ·太湖蓝藻水华遥感识别窗 | 第75-76页 |
| ·藻华识别模式的精度评价 | 第76-85页 |
| ·与其他藻华识别模式对比 | 第77-82页 |
| ·与Landsat 7 ETM+目视解译结果对比 | 第82-85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 ·主要结论 | 第85-87页 |
| ·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87页 |
| ·论文创新 | 第87页 |
| ·不足之处 | 第87页 |
| ·展望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