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热学论文--温泉学论文

北天山西部温泉群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6页
   ·选题思路第10-11页
   ·可行性分析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13页
   ·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研究方案与方法第14页
   ·工作量第14-15页
   ·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第16-21页
   ·中亚造山带的演化第16-17页
   ·天山及邻区的构造演化第17-21页
     ·天山地区各构造单元的特征第17-19页
     ·天山地区古生代的演化第19-21页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21-27页
   ·赛里木湖地区的地质概况第21-27页
     ·地层第21-23页
     ·岩浆岩第23-24页
     ·断裂第24-25页
   (1) 博尔塔拉河断裂第24-25页
   (2) 尼勒克断裂第25页
     ·褶皱第25-26页
     ·推覆构造第26-27页
第四章 温泉群的地质特征第27-36页
   ·研究历史第27页
   ·岩石构造单元的划分第27-30页
   ·构造分析第30-36页
     ·顶朝南的剪切作用D1第31-32页
     ·顶朝北的褶皱作用D2第32-34页
     ·右旋走滑剪切作用D3第34-35页
     ·脆性逆冲作用D4第35-36页
第五章 锆石U-Pb定年第36-55页
   ·测年采样第36-37页
   ·测试方法第37-38页
     ·锆石靶制作第37页
     ·锆石拍照第37-38页
     ·测试手段第38页
   (1) SHRIMP第38页
   (2) LA-ICPMS第38页
   ·表面年龄的选取第38-39页
   ·测试结果第39-55页
  (1) 粗粒闪长岩07-1第39-40页
  (2) 粗粒闪长岩07-1a第40-41页
  (3) 粗粒闪长岩07-1c第41-42页
  (4) 中粒闪长岩07-8d第42-43页
  (5) 斜长角闪岩10W08第43-44页
  (6) 花岗片麻岩07-2c第44-45页
  (7) 花岗片麻岩07-6a第45-46页
  (8) 二长花岗岩脉体07-9e第46-47页
  (9) 糜棱岩化花岗岩10W04-2第47-48页
  (10) 混合岩浅色体07-2j第48-49页
  (11) 千枚岩07-4b第49-50页
  (12) 副片麻岩10W10b第50-51页
  (13) 副片麻岩10W13第51-52页
  (14) 云母片岩W33第52-53页
  (15) 云母片岩W52第53-55页
第六章 锆石U-Pb年龄的意义第55-60页
   ·前新元古代的地壳物质第55-56页
   ·新元古代早期地壳增厚与部分熔融作用第56-58页
   ·震旦纪-早寒武世大陆裂谷作用?第58页
   ·早古生代岛弧岩浆作用第58-60页
第七章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表第73-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永泰云山晚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研究
下一篇:含金属喹啉的聚苯乙烯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