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导言 | 第15-19页 |
第一章 专利权限制制度概论 | 第19-36页 |
第一节 专利权限制制度的内涵、外延和特征 | 第19-23页 |
一、专利权限制制度的内涵 | 第19-20页 |
二、专利权限制制度的外延和类型 | 第20-22页 |
三、专利权限制制度的特征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源起和发展 | 第23-34页 |
一、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源起及初步发展:君赐特权阶段 | 第24-27页 |
二、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曲折发展:国内法保护阶段 | 第27-29页 |
三、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成熟发展:国际法保护阶段 | 第29-32页 |
四、专利权限制制度的发展趋势:专利限制与反限制的相互胶着 | 第32-34页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34-36页 |
第二章 专利权限制制度的社会基础和理论依据 | 第36-51页 |
第一节 专利权限制制度的社会基础 | 第36-39页 |
一、专利权限制制度的国内社会基础 | 第36-38页 |
二、专利权限制制度的国际社会基础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 第39-44页 |
一、产权和专利权 | 第39-40页 |
二、专利产权化的经济理论分析 | 第40-42页 |
三、专利权限制制度的经济理论分析 | 第42-44页 |
第三节 专利权限制制度的法理基础和适用原则 | 第44-49页 |
一、利益平衡 | 第44-46页 |
二、公共利益 | 第46-47页 |
三、权利不得滥用 | 第47-49页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49-51页 |
第三章 专利权一般限制制度 | 第51-94页 |
第一节 TRIPs协定第30条相关解析 | 第51-57页 |
一、TRIPs协定第30条的相关规定 | 第51-52页 |
二、TRIPs协定第30条的特点 | 第52-53页 |
三、TRIPs协定第30条的意义 | 第53-54页 |
四、加拿大药品专利保护案中关于TRIPs协定第30条的解释 | 第54-57页 |
第二节 专利权用尽及平行进口问题 | 第57-70页 |
一、专利权用尽的概念 | 第57-59页 |
二、平行进口的相关理论与分歧 | 第59-60页 |
三、专利权用尽理论与平行进口的关系 | 第60-65页 |
四、从国际公约角度看平行进口的合法性问题 | 第65-70页 |
第三节 先用权例外 | 第70-75页 |
一、先用权制度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 | 第70-71页 |
二、先用权的产生条件 | 第71-73页 |
三、先用权与公知技术抗辩的关系 | 第73-75页 |
第四节 实验使用例外 | 第75-84页 |
一、概念与由来 | 第75-76页 |
二、实验使用例外的适用范围及其判断标准 | 第76-78页 |
三、实验使用行为的常见类型及其豁免 | 第78-84页 |
第五节 伯勒例外 | 第84-92页 |
一、伯勒例外的由来 | 第84-86页 |
二、药品专利的保护制度与伯勒例外的正当性 | 第86-88页 |
三、各国立法与国际司法实践 | 第88-92页 |
第六节 本章小节 | 第92-94页 |
第四章 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 第94-122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94-105页 |
一、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理论依据和相关争议 | 第94-96页 |
二、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96-102页 |
三、若干国家相关立法及实践比较 | 第102-105页 |
第二节 "因公共利益需要"对专利权的限制 | 第105-112页 |
一、"公共利益需要"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5-106页 |
二、国际社会关于"公共利益"的发展及实践 | 第106-111页 |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 第111-112页 |
第三节 "当地实施要求"对专利权的限制 | 第112-120页 |
一、"当地实施要求"的历史发展和法理分析 | 第113-117页 |
二、未实施专利或者未充分实施专利的认定 | 第117-118页 |
三、"当地实施要求"在TRIPs协定体制下的合理性 | 第118-12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五章 民法对专利权的限制 | 第122-138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122-127页 |
一、作为私权的专利权 | 第122-124页 |
二、民法对于专利权的限制和影响 | 第124-127页 |
第二节 民法基本原则对专利权的规制 | 第127-132页 |
一、诚实信用原则 | 第127-129页 |
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 第129-130页 |
三、公序良俗原则 | 第130-132页 |
第三节 合同法对专利权的限制 | 第132-137页 |
一、合同法与专利权的关系 | 第132-133页 |
二、合同法基本原则在专利合同中的适用与限制 | 第133-135页 |
三、合同法基本原则对于专利领域的发展 | 第135-13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第六章 竞争法对专利权的限制 | 第138-165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138-147页 |
一、竞争法与专利法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138-143页 |
二、专利法与竞争法关系的历史考察 | 第143-145页 |
三、国际社会对于专利权的竞争法规制 | 第145-147页 |
第二节 专利权滥用行为的竞争法规制 | 第147-157页 |
一、美国对专利权滥用行为的竞争法规制 | 第148-150页 |
二、欧盟对专利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 第150-152页 |
三、日本对专利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 第152-154页 |
四、我国台湾地区对专利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 第154-155页 |
五、相关国家地区规制的异同比较与分析 | 第155-157页 |
第三节 典型滥用专利权行为分析 | 第157-163页 |
一、回授条款 | 第158-159页 |
二、不质疑条款 | 第159-161页 |
三、强制性一揽子许可 | 第161-163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63-165页 |
第七章 中国专利权限制制度建设与完善 | 第165-188页 |
第一节 专利权一般限制制度 | 第166-174页 |
一、概述 | 第166-167页 |
二、我国专利权一般限制制度的特点 | 第167-168页 |
三、我国专利权一般限制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 第168-172页 |
四、我国专利权一般限制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第172-174页 |
第二节 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 第174-179页 |
一、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修改及特色 | 第174-176页 |
二、我国专利强制许可的现实分析——以白云山制药厂申请强制许可为例 | 第176-178页 |
三、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第178-179页 |
第三节 我国民法对专利权的限制 | 第179-183页 |
一、《民法通则》对专利权的限制 | 第179-180页 |
二、我国合同法对专利权的限制 | 第180-182页 |
三、我国民法规制的不足与完善 | 第182-183页 |
第四节 我国竞争法对专利权的限制 | 第183-186页 |
一、我国竞争法对专利权的规制及特点 | 第183-185页 |
二、我国竞争法规制的不足与完善 | 第185-186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86-188页 |
结语 | 第188-190页 |
参考文献 | 第190-204页 |
后记 | 第204-2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