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异黄酮的分布和组成及理化性质 | 第12-15页 |
·大豆异黄酮的分布 | 第12页 |
·异黄酮的结构组成 | 第12-13页 |
·异黄酮的理化性质 | 第13-15页 |
·异黄酮苷元的生理作用 | 第15-17页 |
·植物雌激素作用 | 第15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5-16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16-17页 |
·抗菌消炎作用 | 第17页 |
·其他生理作用 | 第17页 |
·异黄酮的提取与纯化方法 | 第17-19页 |
·异黄酮的提取方法 | 第17-18页 |
·异黄酮的纯化方法 | 第18-19页 |
·异黄酮的水解方法 | 第19-20页 |
·酸水解 | 第19-20页 |
·碱水解 | 第20页 |
·酶水解 | 第20页 |
·异黄酮的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1-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异黄酮苷元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23-43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原料预处理与试剂配制 | 第24页 |
·异黄酮苷元的提取方法 | 第24-28页 |
·两相体系结合超声辅助水解提取方法 | 第25-26页 |
·两相体系结合超声辅助酶水解提取方法 | 第26-27页 |
·两相体系结合超声辅助酸水解提取方法 | 第27-2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40页 |
·两相体系结合超声水解提取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两相体系结合超声辅助酶水解提取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两相体系结合超声辅助酸水解提取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实验小结 | 第40-43页 |
第3章 异黄酮苷元的纯化与含量测定 | 第43-54页 |
·异黄酮苷元的纯化 | 第43-46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异黄酮苷元的含量测定 | 第46-53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6-47页 |
·HPLC 测定异黄酮苷元 | 第47-4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实验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异黄酮苷元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 第54-64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4-5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4-55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8页 |
·PC12 细胞的培养 | 第55-56页 |
·建立 H_2O_2诱导 PC12 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 第56-57页 |
·异黄酮苷元对 H_2O_2诱导 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57-58页 |
·统计分析 | 第5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H_2O_2对 PC12 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58-60页 |
·异黄酮苷元对 H_2O_2诱导 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60-62页 |
·实验小结 | 第62-6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