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8页 |
·天然杀虫神经活性物质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作用靶酶的天然神经活性物质 | 第12页 |
·作用神经传导的天然活性物质 | 第12-18页 |
·卫矛科植物苦皮藤杀虫成分的化学 | 第18-23页 |
·概述 | 第18-20页 |
·苦皮藤杀虫成分的化学 | 第20-23页 |
·苦皮藤杀虫成分毒理学的研究 | 第23-28页 |
·杀虫植物苦皮藤的生物活性 | 第23页 |
·环境因素对杀虫有效成分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β-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醇酯的构效关系研究 | 第24页 |
·杀虫有效成分对昆虫的选择作用机制 | 第24-25页 |
·二氢沉香呋喃类化合物的杀虫作用机理 | 第25-28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第二章 电生理实验方法 | 第38-47页 |
·细胞内记录 | 第38-41页 |
·原理 | 第38-39页 |
·仪器设备 | 第39页 |
·实验技术 | 第39-41页 |
·膜片钳技术 | 第41-46页 |
·原理 | 第41-42页 |
·仪器设备 | 第42页 |
·实验技术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第三章 苦皮藤素Ⅳ和Ⅴ混用的毒力 | 第47-5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供试材料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苦皮藤素Ⅳ和Ⅴ混用的症状学观察 | 第48页 |
·不同比例苦皮藤素Ⅳ和Ⅴ混用的毒力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有关苦皮藤制剂田间症状表现的解释 | 第49-50页 |
·在杀虫剂互作研究中应用“互作比值”可能性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苦皮藤素对昆虫神经肌肉接点谷氨酸电位的影响 | 第52-6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2-53页 |
·材料 | 第52页 |
·试剂 | 第52页 |
·电生理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分析 | 第53-58页 |
·苦皮藤素Ⅳ和Ⅴ对自发电位的影响 | 第53-54页 |
·苦皮藤素Ⅳ和Ⅴ对EJPs的作用 | 第54-58页 |
·讨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苦皮藤素Ⅳ和Ⅴ互作与昆虫谷氨酸电位的关系 | 第60-6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0-61页 |
·材料 | 第60页 |
·试剂 | 第60-61页 |
·电生理实验方法 | 第61页 |
·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第六章 苦皮藤素对棉铃虫幼虫神经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 第64-8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4-65页 |
·溶液与试剂 | 第64页 |
·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64页 |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 第64-65页 |
·苦皮藤素的配制及加药处理 | 第65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65-77页 |
·正常全细胞钠电流 | 第65-66页 |
·苦皮藤素Ⅳ对棉铃虫幼虫神经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 第66-71页 |
·苦皮藤素Ⅴ对棉铃虫幼虫神经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 第71-77页 |
·讨论 | 第77-79页 |
·钠通道与苦皮藤素Ⅳ的麻醉作用机理 | 第77-78页 |
·苦皮藤素Ⅴ引起兴奋性症状的机理 | 第78-79页 |
·苦皮藤素分子结构的差异对钠通道影响 | 第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第七章 苦皮藤素间互作对棉铃虫幼虫神经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 第80-8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0-81页 |
·溶液与试剂 | 第80页 |
·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80页 |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 第80-81页 |
·药液配制 | 第81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81-86页 |
·讨论 | 第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