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23页 |
·研究范畴 | 第23-25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8-46页 |
·关于风险投资 IPO 效应在一级市场的研究 | 第28-35页 |
·监督假说 | 第28-30页 |
·认证假说 | 第30-32页 |
·逆向选择假说 | 第32页 |
·针对国内资本市场的研究 | 第32-35页 |
·关于风险投资 IPO 效应在二级市场的研究 | 第35-43页 |
·市场力量假说 | 第35-36页 |
·影响抑价率的因素总结 | 第36-43页 |
·风险投资 IPO 市场效应的总结与评述 | 第43-45页 |
·风险投资 IPO 市场效应的总结 | 第43-44页 |
·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风险投资 IPO 市场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46-61页 |
·风险投资对企业 IPO 一级市场定价的影响 | 第46-56页 |
·风险投资对企业 IPO 一级市场定价的影响 | 第46-48页 |
·投资者对企业发行股票的总需求 | 第48-50页 |
·无风险投资情况下投资银行对股票的定价 | 第50-53页 |
·存在风险投资情况下的股票定价 | 第53-56页 |
·风险投资对企业 IPO 二级市场抑价的影响 | 第56-59页 |
·监督和认证效应对抑价的影响 | 第56-57页 |
·市场力量效应对抑价的影响 | 第57-59页 |
·监督认证效应和市场力量效应同时对抑价的影响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风险投资 IPO 市场效应的检验:一级市场 | 第61-84页 |
·样本说明 | 第61-64页 |
·数据来源 | 第62页 |
·风险投资声誉的确定 | 第62-64页 |
·中介机构声誉 | 第64-66页 |
·承销商声誉的对比 | 第64-65页 |
·审计机构声誉的对比 | 第65-66页 |
·发行费用 | 第66-68页 |
·发行费率的对比 | 第66-67页 |
·发行费率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67-68页 |
·发行市盈率 | 第68-80页 |
·发行市盈率的对比 | 第68-69页 |
·发行市盈率的全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 第69-74页 |
·发行市盈率的子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 第74-80页 |
·企业经营业绩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风险投资 IPO 市场效应的检验:二级市场 | 第84-111页 |
·二级市场参与者 | 第84-86页 |
·机构投资者的对比 | 第84-86页 |
·分析师的对比 | 第86页 |
·成交量和换手率 | 第86-94页 |
·成交量多元回归分析 | 第87-92页 |
·换手率多元回归分析 | 第92-94页 |
·初始回报率 | 第94页 |
·IPO 抑价率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94-110页 |
·抑价率影响因素 | 第95-99页 |
·抑价率全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 第99-104页 |
·抑价率的子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 第104-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研究结论 | 第111-112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12-113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1页 |
附录1 | 第121-126页 |
附录2 | 第126-132页 |
附录3 | 第132-135页 |
附录4 | 第135-137页 |
附录5 | 第137-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附件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