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焦激光扫描光学显微成像关键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引言 | 第13-15页 |
| ·共聚焦激光扫描光学显微成像 | 第15-16页 |
| ·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3页 |
| 第2章 共聚焦激光扫描成像点扩散函数 | 第23-49页 |
| ·照明点扩散函数 | 第23-39页 |
| ·数值孔径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入射光偏振的影响 | 第30-32页 |
| ·光束类型的影响 | 第32-34页 |
| ·多层介质 | 第34-39页 |
| ·探测点扩散函数 | 第39-43页 |
| ·共聚焦点扩散函数 | 第43-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3章 基于扫描振镜的扫描成像技术 | 第49-79页 |
| ·扫描成像光路 | 第49-54页 |
| ·扫描成像原理 | 第49-50页 |
| ·远心光路 | 第50-52页 |
| ·扫描振镜布局 | 第52-54页 |
| ·扫描振镜控制 | 第54-65页 |
| ·扫描振镜 | 第54-59页 |
| ·控制原理 | 第59-61页 |
| ·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61-65页 |
| ·采样与分辨率 | 第65-68页 |
| ·扫描校正 | 第68-76页 |
| ·扫描透镜校正 | 第70-72页 |
| ·振镜反正切控制校正 | 第72-74页 |
| ·扫描校正分析 | 第74-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 第4章 共聚焦多光谱成像技术 | 第79-99页 |
| ·多波长激光激发 | 第79-88页 |
| ·激光合束 | 第80-82页 |
| ·激光选通 | 第82-86页 |
| ·合束选通实现结果 | 第86-88页 |
| ·多光谱荧光探测 | 第88-96页 |
| ·棱镜分光和光栅分光 | 第89-92页 |
| ·分光机构布局 | 第92-94页 |
| ·分光结果 | 第94-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9页 |
| 第5章 基于共聚焦激光扫描的受激辐射损耗技术 | 第99-117页 |
| ·可逆饱和光转移 | 第99-102页 |
| ·RESOLFT 饱和过程 | 第100-101页 |
| ·RESOLFT 分布控制 | 第101-102页 |
| ·RESOLFT 概念的超分辨技术 | 第102页 |
| ·受激辐射损耗 | 第102-111页 |
| ·STED 饱和损耗过程 | 第103-107页 |
| ·STED 中空光束形成 | 第107-111页 |
| ·有效荧光的 PSF 及其调制优化 | 第111-115页 |
| ·有效荧光的 PSF | 第111-112页 |
| ·损耗光调制 | 第112-114页 |
| ·PSF 的调制优化结果 | 第114-1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 第6章 成像系统搭建、实验与分析 | 第117-135页 |
| ·成像系统 | 第117-121页 |
| ·系统的原理和构成 | 第117-118页 |
| ·搭建和调节 | 第118-120页 |
| ·软件界面 | 第120-121页 |
| ·成像实验 | 第121-130页 |
| ·共聚焦成像实验 | 第121-124页 |
| ·扫描控制实验 | 第124-127页 |
| ·多光谱成像实验 | 第127-129页 |
| ·空心损耗光形成实验 | 第129-130页 |
| ·成像分析 | 第130-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2-135页 |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35-139页 |
| ·总结 | 第135-137页 |
| ·展望 | 第137-1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9-151页 |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51-153页 |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53-155页 |
| 致谢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