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爱情戏场面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章 发生于宗教场所的爱情场面 | 第14-36页 |
第一节 宗教场所爱情场面设置的原因 | 第14-21页 |
一、 客观原因 | 第14-18页 |
二、 儒家文化控制力的消减 | 第18-20页 |
三、 讥讽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宗教场面所允许出现的人物 | 第21-26页 |
一、 书生和商人 | 第21-23页 |
二、 闺秀和妓女 | 第23-26页 |
第三节 宗教场所爱情场面设置的意义 | 第26-36页 |
第二章 发生于花园的爱情场面 | 第36-56页 |
第一节 花园场面设置的原因 | 第37-47页 |
一、 礼教之挤压 | 第37-40页 |
二、 意趣之美 | 第40-42页 |
三、 生机之召唤 | 第42-44页 |
四、 花园场面设置的人物原因 | 第44-47页 |
第二节 花园场面相会中设置的人物 | 第47-53页 |
一、 花园场面里作家设置的至情之人:小姐 | 第47-52页 |
二、 花园场面里作家设置的情种:书生 | 第52-53页 |
第三节 花园场面设置所反映的创作思想 | 第53-56页 |
一、 至情之论 | 第53-54页 |
二、 冲破礼教束缚 渴望人性解放 | 第54-56页 |
第三章 爱情戏中的分别场面 | 第56-72页 |
第一节 分别场面论 | 第56-60页 |
一、 长亭送别话长亭 | 第56-58页 |
二、 离别酒宴酒伤怀 | 第58-60页 |
第二节 离别场面设置的意义 | 第60-65页 |
一、 成就情感,引出其余人物 | 第60-62页 |
二、 大团圆结局的铺垫 | 第62-65页 |
第三节 离别场面中设置的有情与无情之人 | 第65-72页 |
一、 离别场面有情之人情满场 | 第65-68页 |
二、 离别场面无情之人 | 第68-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