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1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我国造纸工业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 ·碱法草浆黑液的产生、危害及处理现状 | 第14-18页 |
| ·碱法草浆黑液的产生 | 第14-15页 |
| ·碱法草浆黑液的危害 | 第15页 |
| ·草浆黑液碱回收的处理现状 | 第15-18页 |
| ·非燃烧法处理草浆黑液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 ·酸析法 | 第18-19页 |
| ·沉淀法 | 第19页 |
| ·膜分离技术 | 第19页 |
| ·电渗析技术 | 第19-20页 |
| ·生物降解法 | 第20页 |
| ·电化学氧化法 | 第20-21页 |
|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 第21-22页 |
| ·三维电极技术的研究概况 | 第22-28页 |
| ·三维电极的特点 | 第22页 |
| ·三维电极的分类 | 第22-23页 |
| ·三维电极处理废水的原理 | 第23-26页 |
| ·三维电极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 ·本课题研究工艺的确定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8页 |
| ·本研究工艺流程的确定 | 第28-2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芦苇浆造纸黑液预处理脱硅工艺研究 | 第31-40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 ·样品来源 | 第31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1-33页 |
| ·实验过程 | 第33页 |
| ·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 ·芦苇浆造纸黑液的脱硅效果 | 第35-38页 |
| ·不同Ca(OH)_2/SiO_2物料比对黑液脱硅效果的影响 | 第35页 |
| ·反应时间对黑液脱硅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反应温度对黑液脱硅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加料方式对黑液脱硅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脱硅过程对黑液有机成分的影响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脱硅黑液酸析法去除木质素工艺研究 | 第40-53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 ·实验水样 | 第40-41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1-42页 |
| ·分析方法 | 第42页 |
| ·酸析过程 | 第42页 |
| ·酸析条件下芦苇浆造纸黑液COD_(cr)的去除效果 | 第42-46页 |
| ·pH值对酸析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反应温度对酸析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反应时间对酸析效果的影响 | 第44页 |
| ·保温温度对酸析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保温时间对酸析效果的影响 | 第45页 |
| ·陈放时间对酸析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46-49页 |
| ·正交试验的设计 | 第46-47页 |
| ·极差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 ·酸析木素的形貌表征 | 第49-51页 |
| ·酸析木素的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第49-50页 |
| ·酸析木素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三维电极电解法处理酸析黑液的工艺研究 | 第53-65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实验方法 | 第53-57页 |
| ·实验水样 | 第53-54页 |
| ·实验装置 | 第54-55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5-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 ·各种因素对有机物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57-61页 |
| ·电流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7页 |
| ·进水pH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 ·进水温度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 ·电解时间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 ·进水速度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0页 |
| ·Cl~-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 ·电解后黑液中残碱的回收 | 第61-62页 |
| ·苛化机理 | 第61页 |
| ·苛化工艺过程 | 第61-62页 |
| ·水样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三维电极降解有机物的机理研究 | 第65-84页 |
| ·引言 | 第65-66页 |
| ·实验方法 | 第66-68页 |
| ·实验水样 | 第66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66-67页 |
|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 ·电化学实验结果 | 第68-73页 |
| ·叔丁醇对三维电极电解的影响 | 第68-69页 |
| ·线性电势扫描实验 | 第69-70页 |
| ·盘-环电极实验 | 第70页 |
| ·交流阻抗实验 | 第70-73页 |
| ·木质素的阳极极化曲线 | 第73页 |
| ·结果讨论 | 第73-82页 |
| ·电化学反应历程确定 | 第73-74页 |
| ·控制步骤确定 | 第74-78页 |
| ·弛豫时间常数及极化电阻测定 | 第78-79页 |
| ·等效电路的确定 | 第79-80页 |
| ·木质素降解的机理 | 第80-82页 |
| ·小结 | 第82-8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4-87页 |
| ·结论 | 第84-85页 |
| ·建议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5页 |
| 致谢 | 第95-9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