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及思考 | 第12页 |
·文章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13-15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 影子银行概述及其流动性创造机制 | 第15-29页 |
·影子银行概述 | 第15-20页 |
·影子银行的概念及其与商业银行的不同 | 第15-17页 |
·影子银行的发展过程 | 第17-19页 |
·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的原因 | 第19-20页 |
·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创造 | 第20-25页 |
·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过程 | 第20-23页 |
·影子银行、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比较 | 第23-25页 |
·中美影子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比较 | 第25-29页 |
·中国影子银行的现存形态及流动性创造的形式 | 第25-27页 |
·中美影子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比较 | 第27-29页 |
3 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9-40页 |
·基础模型及数据选取 | 第29-31页 |
·基本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对经济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32-38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32-33页 |
·协整检验 | 第33-35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5页 |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 第35-38页 |
·实证分析的结论 | 第38-40页 |
4 政策建议 | 第40-45页 |
·发挥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 | 第40-41页 |
·增强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意识,加强影子银行流动性管理 | 第41-42页 |
·减缓影子银行顺周期性的影响 | 第42页 |
·适度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控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