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以儿童题材创作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8-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国内背景 | 第9页 |
·国外背景 | 第9页 |
·结合科研课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创新点及结论 | 第10-11页 |
第2章 民间艺术中的儿童题材表现形式 | 第11-18页 |
·民间剪纸中的儿童题材表现 | 第11-13页 |
·陕西民间剪纸中的儿童题材表现 | 第11-12页 |
·富有护生寓意的抓髻娃娃剪纸 | 第12-13页 |
·民间年画中的儿童题材表现 | 第13-15页 |
·娃娃形象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寓意 | 第13-14页 |
·娃娃形象的造型特征 | 第14-15页 |
·民间泥塑中的儿童题材表现 | 第15-18页 |
·儿童与民间泥塑玩具 | 第16-17页 |
·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 | 第17-18页 |
第3章 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与中国画表现形式的融合 | 第18-24页 |
·民间艺术构图形式在中国画儿童题材创作中的融合 | 第18-20页 |
·平衡呼应 | 第18-19页 |
·饱满 | 第19-20页 |
·民间艺术造型方式在中国画儿童题材创作中的融合 | 第20-21页 |
·对民间绘画儿童形象的借鉴 | 第20-21页 |
·象征性造型的沿用 | 第21页 |
·民间艺术色彩表现在中国画儿童题材创作中的融合 | 第21-24页 |
·质朴与柔媚 | 第22页 |
·强烈与恬淡 | 第22-24页 |
第4章 民间艺术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 第24-31页 |
·民间艺术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 | 第24-26页 |
·题材拓展与形象塑造的新探索相结合 | 第24-25页 |
·自由创作理念 | 第25-26页 |
·色彩的新追求与求变的新创意 | 第26页 |
·民间艺术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 第26-31页 |
·民间艺术造型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 第27-28页 |
·民间艺术色彩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 第28-31页 |
第5章 我的儿童题材中国画创作 | 第31-34页 |
·我在选择中国画儿童题材上的构思 | 第31页 |
·对儿童题材民间艺术的吸收创新 | 第31-32页 |
·我在儿童题材中国画创作中的心得体会 | 第32-34页 |
·在构图上的探索 | 第32页 |
·在造型上的探索 | 第32-33页 |
·在色彩上的探索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