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L-半胱氨酸简介 | 第16-21页 |
·L-半胱氨酸的理化性质 | 第16页 |
·L-半胱氨酸的应用 | 第16-17页 |
·L-半胱氨酸的生产方法 | 第17-21页 |
·毛发水解法 | 第17-18页 |
·微生物转化法 | 第18-21页 |
·低能离子注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离子注入的特点 | 第21页 |
·离子注入的诱变机理 | 第21-22页 |
·离子注入与传统诱变方法的比较 | 第22-23页 |
·离子注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 第23页 |
·在微生物育种方面的运用 | 第23-24页 |
·低能离子注入在遗传改良方面的应用 | 第24页 |
·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论文思路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菌种 | 第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菌体培养条件及方法 | 第28页 |
·转化条件及方法 | 第28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8-29页 |
·有关参数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生物量测定—比浊法 | 第29页 |
·细胞生物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L-半胱氨酸测定 | 第30-31页 |
·DL-ATC测定 | 第31-32页 |
·酶活定义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离子注入选育高酶活L-半胱氨酸转化菌株 | 第33-39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菌种 | 第33页 |
·培养基 | 第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菌种培养方法 | 第33-34页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34页 |
·靶样的制备 | 第34页 |
·N~+注入处理 | 第34页 |
·高酶活突变株的筛选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不同N~+注入剂量下菌株的存活率曲线 | 第34-35页 |
·N~+注入剂量对假单胞菌B-3突变率的影响 | 第35页 |
·高酶活突变菌株的筛选 | 第35-36页 |
·突变菌株稳定性的考察 | 第36-37页 |
·诱变菌株Pseudomonas sp.C-25的生长曲线和产酶曲线 | 第37页 |
·诱变菌株Pseudomonas sp.C-25底物耐受性研究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突变株产L-半胱氨酸相关酶基因分析及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 | 第39-54页 |
·引言 | 第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菌种和材料 | 第39页 |
·培养基和溶液 | 第39-40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模板DNA的制备 | 第40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40-42页 |
·引物设计 | 第40-41页 |
·PCR扩增目的基因 | 第41页 |
·与T载体连接 | 第41-42页 |
·转化和筛选鉴定 | 第42-43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2页 |
·转化反应 | 第42-43页 |
·测序、序列分析及蛋白质结构模拟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3页 |
·PCR结果 | 第43-44页 |
·重组载体的转化和蓝白斑筛选 | 第44-45页 |
·诱变前后菌体中产L-半胱氨酸酶系中各种酶基因序列及蛋白质序列比对分析及其蛋白质三维结构模拟 | 第45-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突变菌株Pseudomonas sp.C-25的产酶工艺优化 | 第54-66页 |
·引言 | 第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菌种 | 第54页 |
·培养基 | 第54页 |
·菌体培养条件 | 第54页 |
·转化条件及转化液 | 第54-55页 |
·分析方法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5页 |
·不同种类碳源对菌体生长和酶活的影响 | 第55-56页 |
·甘油浓度对菌体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 第56页 |
·各种氮源的不同浓度对菌体生长和酶活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浓度的DL-ATC·3H_2O对菌体生长和酶活的影响 | 第57-58页 |
·不同浓度的NaCl对菌体生长和酶活的影响 | 第58页 |
·不同浓度的Mg~(2+)对菌体生长和酶活的影响 | 第58-59页 |
·不同浓度的Mn~(2+)对菌体生长和酶活的影响 | 第59页 |
·Plackett-Burman实验 | 第59-61页 |
·最陡爬坡实验 | 第61-62页 |
·Box-Behnken实验设计 | 第62-65页 |
·验证实验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Pseudomonas sp.C-257L发酵罐规模化产酶条件优化 | 第66-72页 |
·前言 | 第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67页 |
·菌种 | 第66页 |
·培养基 | 第66页 |
·菌体培养条件及方法 | 第66-67页 |
·转化条件及转化液 | 第67页 |
·主要仪器 | 第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页 |
·摇瓶种子培养 | 第67页 |
·7L罐发酵培养 | 第67页 |
·分析方法 | 第67页 |
·生物量测定 | 第67页 |
·L-半胱氨酸测定 | 第67页 |
·酶活力测定 | 第67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67-71页 |
·溶氧量对Pseudomonas sp.C-25产酶的影响 | 第67-68页 |
·7L罐Pseudomonas sp.C-25生长和产酶曲线 | 第68-69页 |
·诱导剂的不同添加时间对菌体生长及酶活的影响 | 第69-70页 |
·菌体产L-半胱氨酸转化曲线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建议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