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8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动态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与发展动态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与发展动态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5-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两型社会” | 第18页 |
·“两型农业” | 第18页 |
·农业技术推广 | 第18-19页 |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第19页 |
·公共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非公共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第19页 |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19页 |
·创新扩散理论 | 第19-20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0页 |
·组织承诺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历史、现状与问题 | 第22-38页 |
·湖南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历史 | 第22-25页 |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建(1949~1957年) | 第22页 |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第一次严重受挫及调整(1958~1965年) | 第22-23页 |
·供给型推广体制向需求型推广体制转变(1966~1977年) | 第23页 |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恢复和发展(1978~1989年) | 第23页 |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深化改革(1990~1999年) | 第23-24页 |
·新一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2000年至今) | 第24-25页 |
·湖南省公共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调查 | 第25-38页 |
·调查问卷设计与说明 | 第25页 |
·调查流程与样本情况 | 第25-26页 |
·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 | 第26-34页 |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组织承诺调查 | 第34-35页 |
·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第四章 湖南省非公共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 第38-42页 |
·湖南省非公共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和特点 | 第38-41页 |
·农业行业协会组织和企业开展的农业技术推广 | 第38-39页 |
·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的农业技术推广 | 第39-41页 |
·湖南省非公共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问题 | 第41-42页 |
·农业行业协会组织和企业推广涉及两型农业的技术动力严重不足 | 第41页 |
·高校和科研院所大量新型的技术积压无法转化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两型社会背景下完善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途径 | 第42-48页 |
·加大经济投入,建立公共部门主导,其他组织(企业)补充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新模式 | 第42-43页 |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对公共部门推广体系的经济激励 | 第42页 |
·引导社会投入让非公技术推广体系成为公共部门推广体系的补充 | 第42-43页 |
·运用财政支持建立其“两型”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分担机制 | 第43页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 | 第43-44页 |
·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才建设 | 第43页 |
·合理改革机构,加强机构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 第43-44页 |
·加强制度建设,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 | 第44-45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 第44页 |
·形成合理的人员进出机制和职务、职称晋升机制 | 第44页 |
·努力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 第44-45页 |
·规范非公推广机构与组织的行为 | 第45页 |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内人员的组织承诺 | 第45-48页 |
·提高员工的感情承诺 | 第45页 |
·做好体系内人员职业生涯管理 | 第45-46页 |
·加强体系内人员信任管理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